華文網

《古物尋蹤》實拍清華大學珍藏的清代補子

<古物尋蹤>【實拍清華大學珍藏的清代補子】

所謂“補子”,是皇帝及王公貴族和文武百官補服上的圖像標識,人們很簡單可以從補子上面辨識出此人的地位及品級的高低,所謂尊卑有序此為最具象的體現之一。

補子一般是用金線和彩絲繡成或織成,做工精湛,在大清一朝,帝后王公貝勒用圓補,鎮國公及文武百官則用方補。今天著重說一下清朝的文官補子的特徵,在《欽定大清會典圖》中有明文的規定,即為文一品官補服繡鶴,文二品官補服繡錦雞,文三品官補服繡孔雀,文四品官補服繡雁,文五品官補繡白鷳,文六品官補服繡鷺鷥,文七品官補服繡鸂鶒紋,

文八品官補服繡鵪鶉,文九品官補服繡練雀。但是此規定並不是定死的,清代不同年份,各朝的補子也有差別。

有圖有真相,下面是一組老豬在北京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拍攝的一組清代文官補子文物的照片,大家可以從這組照片中非常直觀的看到補子的工藝與藝術特色,從而感知中國官服文化。好了,各位上眼。

拍攝by.@老豬的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