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寶寶為什麼不長個?可能是這個原因!與生理因素無關

4歲的彤彤上幼稚園一年了,入園的時候還是中等個,
可一年下來卻比同齡孩子矮了一大截,媽媽帶女兒去醫院,但沒有查出生理問題。媽媽有些不解,自己與丈夫個頭都不矮,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這種情況與彤彤的心理有關,這在醫學上稱為心理性矮小症!

因為從彤彤3隨的時候媽媽就意外生病了,急匆匆把她送進了幼稚園,從那時起彤彤就變得沉默寡言,還常常發呆,也不愛與小朋友一起玩耍。家裡人為了照顧媽媽,

對彤彤的關心也少了,家庭氛圍也不好,這樣一下子讓一個備受寵愛的寶寶感到內心孤單。

美國著名的精神病學家霍芬博士曾說過,孩子長期生活在精神壓抑、無人關心或者經常挨打受罵、歧視冷漠的家庭環境中,就會導致其體內激素的障礙,

引起生長發育障礙而個子矮小。

2周歲的嬰兒身高可達成年人的一半,如果離這個水準相差較多,媽媽就要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了。如果確定是“心理矮小症”,媽媽也不要太著急。有關專家說,這個病是可逆的,當孩子的心理負擔卸去,他還能繼續正常長個。只要家長盡心陪伴孩子,滿足孩子需要的關愛,讓寶寶多運動、多交友,寶寶身心快樂了,身體機能也就恢復了。

有調查顯示,

從少年兒童心理壓力來源看,他們最怕的事情為:父母吵架占58%,父母離婚占10%,家裡失竊占8%,可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我們家長最該為孩子做的,就是相親相愛,營造一個溫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