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最早的國道——米倉古道

旅遊巴中

米倉古道——千年歷史韻味

詩仙李白曾說過“蜀道難,

難於上青天”這也讓古蜀道多了幾分詩意和韻味。

什麼是古蜀道?古蜀道,是指越秦嶺過巴山,連接八百里秦川和天府之國的道路。包括位於陝西境內的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和四川境內的金牛道、陰平道、米倉道、荔枝道。

米倉古道,始創于秦朝末年,

興於漢代。 距今約3500年。米倉古道最東面的一線又叫做漢中古道。所謂漢中古道,即陝西漢中通往四川的古道。此路從漢中經通江過平昌(古稱江口),由水陸兩路抵綏定(達州),下重慶。

米倉古道南段,陝西段為巴嶺山鄧家埡之北,經古梁州到漢中段為北段;翻越巴嶺山鄧家埡進入巴江谷地,經玉泉、牟陽城、上兩、南江縣城、穿皇柏林進入巴州為米倉古道南段。此道經巴嶺山之鄧家埡進入四川,

全長500余華里。

米倉道北端,險居岩側,陡臨深淵。此路呈“Y”字形,由城固、南鄭、沔縣南去,均有路通往北口。唐宋年間,由梁州越大巴山去巴蜀主要有西、中、東3條路徑會于米倉道。

據(《辭海·歷史地理》分冊)載:“米倉古道自陝西漢中縣南、循漢水支流濂水穀道和嘉陵江支流巴江穀道到達四川巴中地區”。

米倉古道,是穿越米倉山連接陝西漢中與四川北部的道路,以翻越米倉山而得名,亦稱米倉古道或米倉間道。

《辭海》1979年版載:“米倉道,在今陝西南鄭縣南,位於川陝交界,東與大巴山相連。自南鄭經此山為入蜀要道,路皆險峻,古稱米倉道。古代用兵,自陝入蜀,多出此道。”

米倉古道是我國最早的國道。隨著時間的推移,米倉道在川東北地區政治、軍事、經濟上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大,逐步又分為官道、兵道、商道。

米倉古道縱貫秦巴山區,聯接黃河長江流域,北上三秦而通中原,南下四川以達南方,古稱大行道。沿途高峰叢集,萬壑分流,先民依勢開道,成于夏商。北起漢中,

經南鄭入南江界,越米倉山,躊孤雲兩角,南抵巴中,其間西去成都,南至重慶,自古乃兵家必爭之道。

夏禹王會盟塗山,巴蜀往焉,蕭何月下追韓信于韓溪河,曹操征張魯而劉備築牟陽城于大壩,唐代皇子李賢李重茂貶謫巴州集州;宋元之際蒙將桑入川攻合川鉤魚城;明朝設巡檢司於大壩;清代白蓮教義軍橫行川陝各州縣;現代紅四方面軍建川陝蘇區於川北等等。

五千年古道,兵馬馳騁,商賈營運,行旅往來,不畏崎嶇險阻,至新中國初期,始廢米倉道。千百年來,米倉古道靜觀風雲變幻,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的除了經典的戰役傳說,還有著許多古代巴人的民俗文化。“巴山背二歌”就是隨著古代巴人在米倉古道上從事長途揹運這種生產勞動方式而產生的。

“巴山背二歌”是巴山人精神文化的一種體現,是研究巴人歷史的依據,是承載巴山風土人情、生活習俗的載體,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走在米倉古道,那古老遙遠的歌聲,似乎正隨著微風回蕩在大山中,這是巴人閃耀的民俗文化,希望這些文化能夠繼續傳承,在民俗歷史中熠熠生輝。

沿途風光——光霧山

春日的光霧山漫山杜鵑,夏日的光霧山翠色☆禁☆欲滴,秋日的光霧山層林盡染,冬日的光霧山銀裝素裹。在這裡,感受四季變幻,耳邊是鳥語蟬鳴,從日出賞到夕陽紅滿天,夜觀滿天星斗,聽山風低吟淺唱。

沿途風光——米倉山

米倉山西接摩天嶺,東接大巴山。漢江、嘉陵江分水嶺。群山綿綿,古木參天,風景旖旎,整個米倉山就如一幅巨大的油畫,人在畫中,畫中有你。

找個時間來欣賞這沿途的美麗風光

追尋歷史長河留下的那些故事

秦巴美好江山,攜手與您共創美好生活

五千年古道,兵馬馳騁,商賈營運,行旅往來,不畏崎嶇險阻,至新中國初期,始廢米倉道。千百年來,米倉古道靜觀風雲變幻,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的除了經典的戰役傳說,還有著許多古代巴人的民俗文化。“巴山背二歌”就是隨著古代巴人在米倉古道上從事長途揹運這種生產勞動方式而產生的。

“巴山背二歌”是巴山人精神文化的一種體現,是研究巴人歷史的依據,是承載巴山風土人情、生活習俗的載體,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走在米倉古道,那古老遙遠的歌聲,似乎正隨著微風回蕩在大山中,這是巴人閃耀的民俗文化,希望這些文化能夠繼續傳承,在民俗歷史中熠熠生輝。

沿途風光——光霧山

春日的光霧山漫山杜鵑,夏日的光霧山翠色☆禁☆欲滴,秋日的光霧山層林盡染,冬日的光霧山銀裝素裹。在這裡,感受四季變幻,耳邊是鳥語蟬鳴,從日出賞到夕陽紅滿天,夜觀滿天星斗,聽山風低吟淺唱。

沿途風光——米倉山

米倉山西接摩天嶺,東接大巴山。漢江、嘉陵江分水嶺。群山綿綿,古木參天,風景旖旎,整個米倉山就如一幅巨大的油畫,人在畫中,畫中有你。

找個時間來欣賞這沿途的美麗風光

追尋歷史長河留下的那些故事

秦巴美好江山,攜手與您共創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