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韓複榘不戰而逃後,這位山東好漢通電全國,誓死抗日

在抗戰時期,韓複榘是一個很沒骨氣的人,身為山東省主席,在日軍進攻山東時,卻率部倉皇南逃,將濟南拱手讓給日軍。

不過,韓複榘不抵抗,不代表山東人不抵抗,比如今天咱要說的這位山東好漢,

就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抗日英雄。

這位好漢,名叫範築先,被譽為“鐵血將軍”。

範築先早年在清朝的北洋軍服役,但深感清政府腐敗無能,喪權辱國,逐漸接受了民主思想,擁護辛亥革命。

然而,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後,范築先始終報國無門,

於是憤然辭去了旅長的高位,回鄉隱居。直到北伐戰爭時期,範築先再度投身革命,加入了馮玉祥部。

但之後的中原大戰,又讓他再度心灰意冷,於是決定到地方任職,真正為百姓做點實事。

在擔任臨沂縣縣長期間,范築先以身作則,廉潔奉公,大力整治抽大煙、賭博風氣,還在當地修建學校、醫院等,受到了臨沂百姓的熱烈擁護,當他離任時,全城百姓含淚相送,步步叩首。

1936年11月,

範築先升任山東省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保安司令兼聊城縣縣長。很快,他就迎來了另一場考驗。

1937年11月初,日軍入侵魯西北,形勢非常危急,山東省主席韓複榘為了保存實力,兩次電令范築先南撤。但範築先兩次都把電話扔掉,並通電全國:“築先忝督是區,守土有責,裂眥北視,決不南渡!誓率我遊擊健兒及武裝民眾,與倭奴相周旋,成敗利鈍,在所不計,鞠躬盡瘁,亦所不辭!”

11月中下旬,範築先親率警衛隊、政訓隊,赴聊城以北截擊進犯的日軍,打響了魯西北抗日的第一槍。

在戰鬥中,范築先次子、年僅18歲的青年挺進大隊隊長范樹民壯烈殉國,範築先又將次女范樹琨任命為青年挺進大隊隊長,繼續與日寇殊死搏鬥。

同時,八路軍也開赴山東,

與範築先密切合作,建立了魯西北抗日根據地,很快就開闢了魯西北30多個縣的抗戰局面,建立了6萬多人的抗日武裝,先後進行了梁水鎮、南鎮、濮范、黃莊等戰鬥和濟南戰役,給日軍以沉重的打擊。

1938年4月21日,毛主席作出《關於平原遊擊戰的指示》,指示:“在范專員(范築先)……的地區,仍有原來的政府,應即經過統一戰線的推動,迅速改造與加強政府,使之成為人民的抗日政府。

毛主席、朱老總還寫信勉勵範築先,並委託徐向前送給範築先一本《論持久戰》 。範築先深受鼓舞,激動地說:“當今之世,要救中國,要想不當亡國奴,唯有聽共產黨的話。”

(圖:《鐵血將軍》中的范築先)

魯西北抗日根據地的發展,引起了日軍的恐慌。1938年11月14日,在飛機、坦克、大炮的掩護下,日軍向聊城發動大舉進攻。範築先率部與日軍激戰,打退其多次進攻。15日,聊城失陷,範築先和共產黨員張郁光、姚第鴻等700余守城健兒壯烈殉國,年僅57歲。

範築先殉國後,國共雙方都舉行了盛大的追悼會,朱德、彭德懷親寫挽聯:

戰事方酣,忍看多士傷亡,顯其忠勇;

吾儕尚在,勢必長期抵抗,還我河山。

《解放》週刊發表時評《哀悼民族英雄——范築先先生》,稱:範築先的犧牲,“是山東同胞一個極大的損失,是全國抗戰一個極大的損失。我們對這位忠勇衛國、仁義至盡、真正堪稱為‘民之父母’的民族老英雄之死,敬致極其深切的哀悼!”

歷史客棧作者:威廷根施坦因

日軍向聊城發動大舉進攻。範築先率部與日軍激戰,打退其多次進攻。15日,聊城失陷,範築先和共產黨員張郁光、姚第鴻等700余守城健兒壯烈殉國,年僅57歲。

範築先殉國後,國共雙方都舉行了盛大的追悼會,朱德、彭德懷親寫挽聯:

戰事方酣,忍看多士傷亡,顯其忠勇;

吾儕尚在,勢必長期抵抗,還我河山。

《解放》週刊發表時評《哀悼民族英雄——范築先先生》,稱:範築先的犧牲,“是山東同胞一個極大的損失,是全國抗戰一個極大的損失。我們對這位忠勇衛國、仁義至盡、真正堪稱為‘民之父母’的民族老英雄之死,敬致極其深切的哀悼!”

歷史客棧作者:威廷根施坦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