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周科技熱訊|再見了身份證,電子身份證真的來了!

01電子身份證來了

————

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可信身份認證平臺(CTID)認證的“居民身份證網上功能憑證”首次亮相支付寶,

並正式在衢州、杭州、福州三個城市的多個場景同時試點。網證的領取非常便捷,打開支付寶“卡包→證件”,根據提示完成“刷臉”等相關身份認證,證明是本人,就可以擁有自己的網證了。

再也不用擔心忘帶身份證啦,期待全國範圍內的普及!

02全球首只塑化大熊貓問世

————

4月25日全球首只塑化大熊貓亮相成都生命奧秘博物館,並以皮膚、肌肉、骨骼和內臟各自獨立的生物塑化形式出現在公眾面前。生物塑化技術是一種可以把生物組織保存得象活體一樣的特殊技術,廣泛應用於解剖學、病理學、生物學、組織胚胎學、展覽館展示等多個學科和領域。它的原理是通過高分子聚合物,

來替代組織中的水和脂肪等物質,達到長久保存的目的。

某種意義上讓生命成為永恆。

03“一箭五星”成功發射

————

2018年4月26日中午12時42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中國航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的長征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

將“珠海一號”五顆衛星精確送入預定軌道。“一箭五星”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我國星座組網同一軌道面發射衛星數量最多的一次,也是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72次發射。

點贊中國航太!

04人類首次實現肉眼可見量子糾纏

————

芬蘭阿爾托大學物理學家米卡·西蘭帕的團隊在實驗中,

讓兩個肉眼幾乎可見、直徑為15微米的圓形振動鋁片發生了糾纏。研究人員表示,這是首次展示人造機械系統的糾纏,也是首次在人類製造的肉眼可見的結構中看到量子糾纏。讓這些特製結構發生糾纏,意味著距離實現量子互聯網更近了一步。而量子互聯網一旦建成,可讓量子電腦在全球範圍內提供不可破解的通信。

不明覺厲……

05全球第一家!區塊鏈技術發放貸款

————

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成為全球第一家使用區塊鏈技術發行企業貸款的銀行。該技術支撐著加密貨幣行業並且有著徹底改變銀行業務流程的潛力。銀行表示,通過使得銀行和借款人都能隨時瞭解貸款進展情況的分散式帳本,一筆7500萬歐元的企業貸款也就輕輕鬆松搞定(從協商到簽署)。區塊鏈技術還將整個談判時間從“幾天縮短到了幾小時”。

分散式帳本技術開發的重大進展。

資訊收集整理自互聯網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高交會更多資訊

一筆7500萬歐元的企業貸款也就輕輕鬆松搞定(從協商到簽署)。區塊鏈技術還將整個談判時間從“幾天縮短到了幾小時”。

分散式帳本技術開發的重大進展。

資訊收集整理自互聯網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高交會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