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節能環保|36家地煉獲原油進口配額近億噸 民企進口原油將迎新高峰

近日,商務部下發通知,江蘇新海、華聯石化、富宇化工、海科化工分別獲得2018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173萬噸、128萬噸、123萬噸、72萬噸,

2018年民企第一批次進口允許量總量達到12628萬噸。

這4家地煉獲得進口允許量,也即意味著,它們的進口原油使用配額申請已經通過公示,正式獲批。與此同時,大連恒力石化也獲批2000萬噸/年進口原油使用配額,中國民營煉廠使用配額總量超過1.2億噸/年,這是首個民企煉油廠得到最大原油使用權配額。

隆眾石化網分析師丁旭向記者表示,

民營企業為獲取進口原油使用配額,付出了巨大努力,包括油品升級,降低能耗,新建LNG儲存設施,最重要的還是淘汰落後產能。前後2年多的時間裡,民營煉廠共淘汰了8798萬噸/年常減壓裝置,幾乎是當時地煉總產能的1/4。

除恒力石化外,浙江舟山石化、盛虹石化、旭陽東奧也滿足相應條件,對應進口原油配額7100萬噸/年。再加上地煉中已提交尚未審核的聯合石化、萬通石化等要求的原油配額,

屆時中國民企煉廠進口原油配額總量將達到2.1億噸/年。

丁旭認為,2017年,我國共進口原油4.2億噸,以中國地煉加工進口原油的熱情來看,幾年後地方煉廠加工的進口原油可能會超過中國進口量的40%。

據中宇資訊監測,截至目前,累計36家地煉企業獲批2018年第一批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總額達到9541萬噸,占36家地煉企業獲批進口原油使用配額在1.04億噸的91.4%,

其中大部分煉廠原油進口配額以及進口原油使用配額數量相等,僅寶塔石化和無棣鑫嶽由於2017年完成配額度較低發放原油進口數量不足九成。

中宇資訊分析師許磊向記者表示,2015年至2017年獲批進口原油使用權的地煉全部獲批原油進口權,地煉原油進口雙權完全並軌,地煉企業可以自主進口原油。受國家對於地煉的原油進口政策紅利支撐,將推動中國地方煉廠原油加工量不斷增長,

同時在煉油原料結構持續改善的影響下,汽柴油成本下降以及煉油利潤不斷走高,油品質量升級速度加快。

中企君薦讀

關注兩會特別報導之“市長之聲”請點擊“閱讀原文”

----------------------------------

本文選自證券日報。編輯:米果。

本平臺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如您對我們的文章存在異議,歡迎後臺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復處理。

在這個時代,我們以傳播資訊、分享知識為已任。

微信關注中國企業報公號:zgqybnews,關於財經你想知道的這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