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安徽日報:大病再補償“病根”不再是“窮根”

“住院總共花費40多萬元,最後個人自付還不到3萬元。

要是沒有‘1579’再補償,我家肯定要戴上貧困戶的帽子! ”4月15日,剛帶兒子回家休養的岳西縣毛尖山鄉合林村村民儲曉龍說。

去年,儲曉龍的兒子被確診患病毒性腦炎。雖然平時有些積蓄,但巨大的醫療支出,很快讓儲家捉襟見肘。經過治療,儲曉龍的兒子順利出院,但醫院結算顯示,醫療費用總共花費了40多萬元。新農合報銷後,還有20萬元沒有著落,而下一步康復還需要花費大量費用。

最後幫助儲家渡過難關的是“1579”大病再補償。 “個人最後只花了29581元,實際補償比達92.7%。 ‘病根’不再連著‘窮根’了。 ”儲曉龍一邊給記者看各種報銷單據,一邊激動地說。

“要解決非貧戶不致貧、脫貧群眾不返貧等問題,只有加大對這類處在返貧邊緣群眾的支持力度,才能打牢脫貧攻堅的基礎。而醫療扶貧是強化兜底措施的一個重要結點。這為嶽西縣在全省率先脫貧摘帽提供了堅實保障。

”嶽西縣扶貧辦主任楊效東說。

在嶽西,大病再補償政策實施一年以來,共有3238人獲得再補償,累計補償686.2萬元。 “這個政策與其他保障措施,共同形成保障兜底合力,阻斷了‘病根’變‘窮根’,切斷了疾病與貧困之間的惡性循環。 ”岳西縣衛計委主任柯照華介紹。(胡勁松 陳慶鵬)

http://epaper.anhuinews.com/html/ahrb/20180427/article_36590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