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歷史時刻來臨,智慧感測器創新聯盟正式成立

如今,感測器技術及其系統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型產業,是資訊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源頭。智慧感測器市場應用正呈現爆發增長態勢,為促進協同創新、跨界融合、聯合互補、合作共贏,

面向我國國民經濟、國家安全和社會發展等領域的重大戰略需求,統籌我國感測器領域的創新資源。2018年4月28日上午,智慧感測器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在北京正式成立。眾多來自智慧感測器生產製造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代表參加了本次大會,共同見證了我國智慧感測器領域的這一歷史時刻。

據悉,聯盟將從提升我國智慧感測器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與核心競爭力出發,以“促進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戰略層面有效結合,突破相關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和體制約束”為宗旨,以大學、研究所、企業及各類非盈利組織等差異化發展的創新主體,整合創新資源,聚焦產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

會議由中國儀器儀錶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彤主持。

大會伊始,工信部科技司畢開春巡視員進行了精彩致辭。他表示,感測器不僅是發展工業互聯網、物聯網、車聯網,以及工業大資料的關鍵器件,更是人工智慧發展的核心產品。

我國實施《中國製造2025》,尤其是智慧製造工程,必須要緊密扣合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化發展。智慧感測器是資訊採集的源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智慧感測器產業的技術創新對於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和網路強國具有強基、固本的作用。所以,組建聯盟十分必要。當前智慧感測器的發展面臨著技術門檻高、資金投入大、人才資源分散等瓶頸,需要在全社會、全行業達成共識,彙集社會資源,
推動智慧感測器產業創新發展,推進基礎研究的成果轉化、建立並完善我國感測器領域的創新體系。希望聯盟可以促使市場在產業技術創新中起到決定性作用。

工信部科技司巡視員畢開春

創新聯盟從孕育到誕生,經歷了近一年的時間,

它是如何在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催生下誕生的呢?西安交通大學教授蔣莊德為我們帶來了答案。他在籌備介紹中提到,聯盟從籌備到成立,受到了業界廣泛關注。所徵集的候選理事單位,涵蓋了智慧感測器業內的國家實驗室、行業工程技術中心以及企業等。聯盟將秉承開放包容的理念,歡迎業界以及金融、政策研究領域的單位和人士加入進來,共同助推我國智慧感測器創新體系的建設及產業發展。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蔣莊德

在聯盟組織建設環節,大會現場進行了聯盟章程、候選理事單位及理事、理事長、副理事長名單的審議,與會人員全體舉手表決通過。

隨後大會頒發了理事長、副理事長及理事代表證書。

工信部科技司畢開春巡視員(右)為清華大學副校長、聯盟第一任理事長尤政院士(左)頒發證書。

尤政院士(右)為中國儀器儀錶學會常務副理事長、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吳幼華(左)頒發證書。

尤政院士還為到場副理事長頒發了證書。在宣佈聘任指導委員會委員、專家委員會委員名單並頒發聘書後,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來臨。工信部科技司巡視員畢開春、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中國儀器儀錶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吳正華、西安交通大學教授蔣莊德走上台前,共同為聯盟揭牌,至此,智慧感測器創新聯盟正式成立!

揭牌儀式

隨後,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進行了主題為《製造強國與智慧感測器》的精彩演講。他表示,要實現我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跨越式發展,必須將加強感測器的整體佈局,把智慧感測器列為“國家目標”,成為“國家戰略”項目。感測器產業的技術進步不能一蹴而就,根本需要感測器在自身的產業鏈上整體提升。各企業在制定自身發展戰略時,要注重企業優勢,充分立足國內的產業基礎,在良好基礎上實現創新和突破。

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

副理事長單位代表——西安交通大學機械製造系統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玉龍、瀋陽儀錶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書記張仕卿、北京耐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雲春發表了精彩講話,對聯盟的成立表示祝賀。

緊扣智慧傳感與智慧製造這條主線,聯盟規劃了今年重大活動的路線圖。中國儀器儀錶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吳幼華對11月12日-14日在鄭州舉辦的“2018年首屆世界感測器大會”的籌備情況作了詳細介紹。據瞭解,大會將發展多層次、多角度、多領域全球感測器科技交流、產業推廣和示範應用的最新成果展示。創立感測器技術發展戰略高地和感測器科研、人才、物流、資訊和製造業的彙聚窪地。打造全球感測器領域不可錯過的品牌盛會。

中國儀器儀錶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吳幼華

眾多感測器生產企業代表在見證了聯盟成立後,紛紛對感測器行業的發展表示充滿信心。其中,麥克感測器有限公司北京東北大區銷售經理張新博說道:“今天在會議現場聽到院士、專家們的講話,我們深受鼓舞。通過聯盟的成立,可以把政府、企業、高校研究所連接起來,未來感測器行業一定會迎來更大的發展機會。”

南陽森霸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殿德說道:“感測器的發展速度很快,已應用到國民經濟的諸多方面,聯盟的成立可以將上下游企業,包括科研院所、高校聯合起來,成立產學研的創新機制,對感測器生產企業來說是難得的機遇。我們希望在聯盟的支持下,感測器的生產企業迎來更大的發展。我們也會積極參與聯盟的各項活動,繼續支持聯盟的工作。”

未來,聯盟將以發起單位為紐帶,通過各成員單位的優勢互補和協同創新形成一種長效、穩定的利益共同體,不斷促進學術界與企業界進行有效的深度合作,加強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協同研發競爭前關鍵共性技術,共同培養各層次人才,推進基礎研究的成果轉化,建立並完善我國感測器領域的創新體系。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蔣莊德

在聯盟組織建設環節,大會現場進行了聯盟章程、候選理事單位及理事、理事長、副理事長名單的審議,與會人員全體舉手表決通過。

隨後大會頒發了理事長、副理事長及理事代表證書。

工信部科技司畢開春巡視員(右)為清華大學副校長、聯盟第一任理事長尤政院士(左)頒發證書。

尤政院士(右)為中國儀器儀錶學會常務副理事長、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吳幼華(左)頒發證書。

尤政院士還為到場副理事長頒發了證書。在宣佈聘任指導委員會委員、專家委員會委員名單並頒發聘書後,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來臨。工信部科技司巡視員畢開春、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中國儀器儀錶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吳正華、西安交通大學教授蔣莊德走上台前,共同為聯盟揭牌,至此,智慧感測器創新聯盟正式成立!

揭牌儀式

隨後,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進行了主題為《製造強國與智慧感測器》的精彩演講。他表示,要實現我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跨越式發展,必須將加強感測器的整體佈局,把智慧感測器列為“國家目標”,成為“國家戰略”項目。感測器產業的技術進步不能一蹴而就,根本需要感測器在自身的產業鏈上整體提升。各企業在制定自身發展戰略時,要注重企業優勢,充分立足國內的產業基礎,在良好基礎上實現創新和突破。

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

副理事長單位代表——西安交通大學機械製造系統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玉龍、瀋陽儀錶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書記張仕卿、北京耐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雲春發表了精彩講話,對聯盟的成立表示祝賀。

緊扣智慧傳感與智慧製造這條主線,聯盟規劃了今年重大活動的路線圖。中國儀器儀錶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吳幼華對11月12日-14日在鄭州舉辦的“2018年首屆世界感測器大會”的籌備情況作了詳細介紹。據瞭解,大會將發展多層次、多角度、多領域全球感測器科技交流、產業推廣和示範應用的最新成果展示。創立感測器技術發展戰略高地和感測器科研、人才、物流、資訊和製造業的彙聚窪地。打造全球感測器領域不可錯過的品牌盛會。

中國儀器儀錶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吳幼華

眾多感測器生產企業代表在見證了聯盟成立後,紛紛對感測器行業的發展表示充滿信心。其中,麥克感測器有限公司北京東北大區銷售經理張新博說道:“今天在會議現場聽到院士、專家們的講話,我們深受鼓舞。通過聯盟的成立,可以把政府、企業、高校研究所連接起來,未來感測器行業一定會迎來更大的發展機會。”

南陽森霸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殿德說道:“感測器的發展速度很快,已應用到國民經濟的諸多方面,聯盟的成立可以將上下游企業,包括科研院所、高校聯合起來,成立產學研的創新機制,對感測器生產企業來說是難得的機遇。我們希望在聯盟的支持下,感測器的生產企業迎來更大的發展。我們也會積極參與聯盟的各項活動,繼續支持聯盟的工作。”

未來,聯盟將以發起單位為紐帶,通過各成員單位的優勢互補和協同創新形成一種長效、穩定的利益共同體,不斷促進學術界與企業界進行有效的深度合作,加強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協同研發競爭前關鍵共性技術,共同培養各層次人才,推進基礎研究的成果轉化,建立並完善我國感測器領域的創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