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Rabobank:中美貿易糾紛凸顯全球豬肉貿易面臨的挑戰

【國際豬業】(編譯 潘景闖)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的分析師稱,中國近期對美國豬肉徵收的報復性關稅可能會讓美國豬肉生產商每頭生豬損失6-8美元。

該行的《2018年二季度豬肉報告》列舉了諸多挑戰全球豬肉貿易的不確定因素,

其中包括中美貿易糾紛,另外還有歐洲的非洲豬瘟。報告稱,靈活性將最終成為生產商度過市場疲軟期的關鍵。

Rabobank預計,中國對美國的豬肉及豬下水產品徵收25%的關稅短期內會給市場帶來壓力,因為2017年中國占到了美國這方面出口的12%。

中國是否會對美國經由香港輸往內地的豬下水產品徵收關稅還尚未可知。但由於美國這些產品的替代市場屈指可數,因此生產商每頭生豬的豬下水預計會遭受至少2-3美元的損失。總體來看,中國這一出口市場的喪失可能會讓美國豬肉生產商的每頭生豬損失6-8美元。

今年1月份,美國對所有市場的出口量同比增長5%,但由於中國報復性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

最近美國的出貨量有所放緩。“鑒於加征的關稅,我們預計美國豬肉不會有實質性的對華出口,但其在替代市場的銷售可以彌補一部分損失。”Rabobank報告指出。

美國的第三大出口市場韓國就是一個亮點。Rabobank表示,美韓貿易協定的重新談判應該會刺激韓國及鄰近國家的需求。

而現在最關鍵的就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談判能否成功,因為美國有超過40%的豬肉出口到墨西哥和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