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複聯3劇透/反劇透,其實都在調戲你

荷裡活年度大片《復仇者聯盟3》已經在各國開畫了。

但是,國內的漫威粉要多等半個月,“劇透”,也就成了大家的煩心事。

而對於片方來說,“反劇透”也是宣傳期裡的一樁要務。

不過,“沒劇情的爆米花電影怕啥劇透”的背後,

其實還有著相當複雜微妙的學問。

沒劇情的漫威還要反劇透?

文|Zazie

作者簡介:硬核寫作者。

昨天,《複聯3》在其他國家都上映了,就是沒有我們。

又沒有我們。

這意味著什麼呢?粉絲們為期半個月的防劇透大戰開始了。

Chrome的Unspoiler防劇透外掛程式瞭解一下。

但是,躲得過流覽器,躲不過朋友圈,指不定一個不留意就看到該死的某某某大呼:XXX又領便當了。

有人乾脆直接給出最兇狠的建議:遠離一切社交網路,回歸原始田園生活。

在這個資訊無孔不入的時代,防劇透有沒有可能呢?

至少漫威一直在這條路上打拼,各種狠招都想出來了,堪比軍情六處。

官方提示:滅霸老師請你別BB!

漫威的防劇透大戰從影片立項之時就已經開始。

線上詞典Urban Dictionary上,有一個新詞叫做“Marvel Sniper”,漫威狙擊手,這幫人是漫威派來專幹那些在上映之前劇透的人——尤其是劇組人員。

在劇組聚會上,手癢的綠巨人馬克叔偷偷打開直播,洩露了一批官方尚未公佈的《複聯 3》演員陣容。

這已經不是這傢伙第一次犯事。去年在《雷神 3:諸神黃昏》的全球首映禮上,他忘了關閉手機上的INS直播間,來了個史上最酸爽劇透。

綠巨人馬克·魯法洛的認罪貼

車禍程度恐怕只有爐石職業牌手Coach才能與之一決高下,後者當年在Twich直播結束後忘記關平臺,向全球播出了跟女友之間的香豔美事。

馬克叔這種頭號罪犯,狙擊手當然不會放過——直接沒收了這傢伙的手機。

慣犯不止他一個,還有小蜘蛛荷蘭弟。

這貨劇透起來堪比豌豆射手,噴個不停氣。結局就是狙擊手們沒收了他的劇本。

沒劇本也能演?是的,漫威就是這麼牛逼,沒劇本也能演,無非就是吊個威亞在綠幕前比劃比劃。你在跟誰打?不重要的,一言不合就是幹。連荷蘭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演什麼。

小蜘蛛只知道自己是誰,但是不知道自己在哪兒,在幹什麼。

劇情?無非就是誰又掛了,誰又復活了,誰跟誰又撕逼了,誰跟誰又聯合了,反派又犯了哪些傻。

高度依賴精細劇本的影片害怕劇透尚可理解。比如去年那部傳說中的“劇透死”懸疑片《看不見的客人》,整個故事建立在層層推理的劇情之上,一旦劇透魅力全失。

那麼問題來了,像漫威這樣沒什麼劇情的電影怎麼還會怕劇透?

我們先反過來問,什麼樣的電影不怕劇透?

——它們的魅力都建立在觀影的審美,而非觀影快感之上。

而《看不見的客人》和漫威爆米花都不屬於此列。

這是一幅著名的劇透圖(點擊放大,看看它有多賤)

這是一個重視快感的時代,哪怕是《權力的遊戲》這樣嚼勁十足的史詩巨作,也免不了被“給主角發便當”的噱頭搶去了風光,變成一個“猜猜下次誰會死”的遊戲。

《客人》是腦筋的快感,漫威是眼球的快感,以及,參與的快感。

參與二字,註定了漫威怕劇透的原因比《客人》這類高度依賴反轉的懸疑片更加複雜。

在互聯網時代,觀眾對快感的追求已經不再完全被動,而是曖昧地穿梭於主動和被動之間。UGC(使用者創造內容)和DIY(自訂)成為每個人的日常。

流行文化從曾經的餵食式傳統工業時代過渡到了粉絲參與式的資料庫時代。

從通俗小說到晉江文學,從唱片工業的流行音樂到人人可操作的“蒸汽波”電子樂,從銀幕上的膠片電影到B站上的素材混剪,都是轉軌的徵兆。

同樣地,漫威電影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電影,甚至也不止是官方設定的宇宙,它更像是一個粉絲交互的平臺。

也就是說,在這個宇宙裡,官方餵食的劇情並不是最關鍵,最關鍵的是粉絲在這個宇宙之中的想像和創造,在創造過程中跟角色發生的情感聯結,以及粉絲之間的分享與交流。官方劇情相當於一年幾度的發糖節而已。

所以你沒劇情或者劇情傻也沒多大關係,粉絲就想要在銀幕上看到自己喜歡的角色出現,一方面讓他們的幻想能有實體的呈現,另一方面,影院也提供了一個同好者相聚的實體空間。

因此,雖然誰死誰活誰來誰走這種懸念在電影和劇作中相當低級,其實就是某個編劇一拍腦門的事,但在作為交互平臺的漫威這裡,卻非常重要。

兩大嘴炮在一起,誰更能說?

這些懸念早已超越兩個多小時的電影本身,擴展到了院線之外整個粉絲文化、亞文化宇宙打造和造星工業的領域,成為一種跟粉絲調情的手段。

越神秘,越有吸引力。

漫威開展的反劇透大戰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噱頭,一方面是確實想保護漫威爆米花本身就不太經得起推敲的劇情,另一方面是以一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態,誘惑粉絲進行深一度猜測和互動。

每一次明星劇透都是一次熱炒的機會,既鞏固了馬克叔荷蘭弟這些明星蠢萌的人設,又給了漫威一次曝光的機會,還再一次激發出粉絲的猜測熱情。

劇情半透不透,左一個煙霧彈,右一個假預告,把粉絲的心撩得老癢。

“漫威刺客”其實說到底也是電影宣傳的一部分

不光漫威,粉絲也怕劇透。

這就跟延遲滿足一樣,憋得越久,醞釀越深,最後揭曉的那一刻才有強烈的快感。

人家在腦中編織了那麼多想像,還想再被吊吊胃口,你一下就給劇透了,這就叫破壞情調。

像《複聯》這樣的漫威堂會,每個粉絲都在關心自家愛豆能不能登場?登場幾分鐘?跟誰組CP?跟誰幹架?領便當沒?怎麼領的?大家都在前☆禁☆戲之中獲得快感。

至於劇情,你真的關心嗎?

這些“超級英雄”誰會領便當?非粉絲不在乎,但粉絲卻很在意

所以,別再吐槽漫威爆米花劇情弱了,也別再吐槽明明沒劇情的電影有什麼可劇透的,這從頭到尾就不光是電影本身的事,而是一場曠日持久的集體調情活動。

而國內的粉絲就慘了,不光前段時間被漫威官方涼了一把,現在《複聯3》上映又被遺忘在角落,得自行開啟反劇透大戰,一個不留意就會把醞釀了好幾年的快感終結於前☆禁☆戲。

——那個詞叫什麼來著?渣男啊。

我們先反過來問,什麼樣的電影不怕劇透?

——它們的魅力都建立在觀影的審美,而非觀影快感之上。

而《看不見的客人》和漫威爆米花都不屬於此列。

這是一幅著名的劇透圖(點擊放大,看看它有多賤)

這是一個重視快感的時代,哪怕是《權力的遊戲》這樣嚼勁十足的史詩巨作,也免不了被“給主角發便當”的噱頭搶去了風光,變成一個“猜猜下次誰會死”的遊戲。

《客人》是腦筋的快感,漫威是眼球的快感,以及,參與的快感。

參與二字,註定了漫威怕劇透的原因比《客人》這類高度依賴反轉的懸疑片更加複雜。

在互聯網時代,觀眾對快感的追求已經不再完全被動,而是曖昧地穿梭於主動和被動之間。UGC(使用者創造內容)和DIY(自訂)成為每個人的日常。

流行文化從曾經的餵食式傳統工業時代過渡到了粉絲參與式的資料庫時代。

從通俗小說到晉江文學,從唱片工業的流行音樂到人人可操作的“蒸汽波”電子樂,從銀幕上的膠片電影到B站上的素材混剪,都是轉軌的徵兆。

同樣地,漫威電影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電影,甚至也不止是官方設定的宇宙,它更像是一個粉絲交互的平臺。

也就是說,在這個宇宙裡,官方餵食的劇情並不是最關鍵,最關鍵的是粉絲在這個宇宙之中的想像和創造,在創造過程中跟角色發生的情感聯結,以及粉絲之間的分享與交流。官方劇情相當於一年幾度的發糖節而已。

所以你沒劇情或者劇情傻也沒多大關係,粉絲就想要在銀幕上看到自己喜歡的角色出現,一方面讓他們的幻想能有實體的呈現,另一方面,影院也提供了一個同好者相聚的實體空間。

因此,雖然誰死誰活誰來誰走這種懸念在電影和劇作中相當低級,其實就是某個編劇一拍腦門的事,但在作為交互平臺的漫威這裡,卻非常重要。

兩大嘴炮在一起,誰更能說?

這些懸念早已超越兩個多小時的電影本身,擴展到了院線之外整個粉絲文化、亞文化宇宙打造和造星工業的領域,成為一種跟粉絲調情的手段。

越神秘,越有吸引力。

漫威開展的反劇透大戰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噱頭,一方面是確實想保護漫威爆米花本身就不太經得起推敲的劇情,另一方面是以一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態,誘惑粉絲進行深一度猜測和互動。

每一次明星劇透都是一次熱炒的機會,既鞏固了馬克叔荷蘭弟這些明星蠢萌的人設,又給了漫威一次曝光的機會,還再一次激發出粉絲的猜測熱情。

劇情半透不透,左一個煙霧彈,右一個假預告,把粉絲的心撩得老癢。

“漫威刺客”其實說到底也是電影宣傳的一部分

不光漫威,粉絲也怕劇透。

這就跟延遲滿足一樣,憋得越久,醞釀越深,最後揭曉的那一刻才有強烈的快感。

人家在腦中編織了那麼多想像,還想再被吊吊胃口,你一下就給劇透了,這就叫破壞情調。

像《複聯》這樣的漫威堂會,每個粉絲都在關心自家愛豆能不能登場?登場幾分鐘?跟誰組CP?跟誰幹架?領便當沒?怎麼領的?大家都在前☆禁☆戲之中獲得快感。

至於劇情,你真的關心嗎?

這些“超級英雄”誰會領便當?非粉絲不在乎,但粉絲卻很在意

所以,別再吐槽漫威爆米花劇情弱了,也別再吐槽明明沒劇情的電影有什麼可劇透的,這從頭到尾就不光是電影本身的事,而是一場曠日持久的集體調情活動。

而國內的粉絲就慘了,不光前段時間被漫威官方涼了一把,現在《複聯3》上映又被遺忘在角落,得自行開啟反劇透大戰,一個不留意就會把醞釀了好幾年的快感終結於前☆禁☆戲。

——那個詞叫什麼來著?渣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