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最新2018年生態農業補貼政策全面解讀!

近幾年,由於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土地受污染情況越來越嚴重,對此,國家提倡綠色農業,生態農業,並加大了對綠色生態農業的補貼力度。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關於2018年生態農業補貼的一些問題。

一、生態農業的發展模式

1.生態漁業模式及配套技術

2.觀光生態農業模式及配套技術

3.丘陵山區小流域綜合治理利用型生態農業模式

4.生態種植模式及配套技術

5.生態畜牧業生產模式

二、生態農業補貼項目

1.區域生態迴圈農業示範專案

申報物件:具有專業從事生態環境保護的專業人員和較強的技術力量,在工商部門註冊不能低於一年,無不良記錄。

申報時間:8-12月

申報方式:

由縣鄉政府委託專業機構説明開展區域生態環境的監測和實施計畫,再由當地政府依據實際情況提出專案的申報方案。

③具備基本條件的省份每年的項目不能超過三個,條件好的省份可適當增加,最多不能超過六個。資金安排由財政投入比例及專案單位自籌資金比例按照國家農業區域生態迴圈專案標準發放。

2.耕地保護與品質提升補助專案申報

補貼對象:當地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戶。已改變用途的耕地或者常年拋荒地、耕種條件達不到要求的耕地將沒有補貼。

申報方式:

①村委會將會對補貼對象進行核實,核實的結果會在公示榜公示七天以上。公示沒什麼問題之後,由村委會進行核實並登記匯總成冊,然後上報給農政局、財政局。

②各地方農業局將對上報的資料進行審核匯總並建立檔案,再由區財政局和農業局下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到擁有耕地農民的“一卡通”上。

3.農業生產救災資金專案申報

申報物件:因自然災害導致農業受損的專案。

申報方式:

申請人提出救災資金的申請,當地民政部門統計並核實,確有困難的可像市民政局進行申請補貼。市民政局對申請的報告進行評估,根據結果給予補助標準。經市政府審批後,由財政部、民政撥款,確保補助金落到補貼對象手中。

4.農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補助專案申報

申報物件: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應用耕地品質的提升給予補貼。

申報方式:

申請人按照要求進行申請,補助資金按照村級公示制,接受大眾的監督。審核無誤後,及時發放到大家的“一卡(折)通”中。

三、生態農業補貼申報技巧及流程

1.及時獲取當地資訊,以免錯過申報時間。

2.準備好申報補貼的材料,寫出有分量的申請書。

3.申請提交後要加強與當地相關部門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