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廣西最強“城市美容師”是怎麼煉成的:日耗竹掃把兩三支

平均年齡46歲,淩晨4時開始工作,18名來自農村的環衛工為了通往廣西柳州汽車城的該市柳東新區新柳大道乾淨整潔,日日與垃圾“為伴”。2018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這支隊伍獲評全國工人先鋒號,

他們就是廣西升禾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柳大道作業組。

歐陽金梅在清掃路面。朱柳融攝

4月26日,記者來到新柳大道,走進這支成立於2011年的環衛工隊伍。新柳大道及其8條支路共計20多公里長的路面清掃、保潔作業,均由新柳大道作業組負責。

接近春末,新柳大道兩旁綠樹成蔭,淅淅瀝瀝的雨點不時落下。

新柳大道作業組組員電動三輪車上懸掛著“全國工人先鋒號”的旗幟。朱柳融攝

51歲的新柳大道作業組組長歐陽金梅駕駛著電動三輪車,拿著掃把、鏟子等工具,清掃著自己的“責任地”。

“每個人負責約兩公里長的人行道及非機動車道,每天淩晨4時開始普掃,然後進行保潔。”歐陽金梅看著清掃乾淨的路面介紹,原來一直在家務農的她,2013年成為一名環衛工人。

歐陽金梅在喝水。朱柳融攝

以前,在歐陽金梅眼裡環衛工就是“掃地的”。“剛開始覺得很丟醜,

工作時遇到朋友我都會低下頭或者繞道走。”歐陽金梅尷尬地介紹,家裡人也不理解,“為什麼要去大街上掃地”。

雖然有種種顧慮,歐陽金梅還是堅持了下來,並逐漸對自己的職業有了新認識。“現在,我覺得環衛工是一份特別偉大的工作。”歐陽金梅笑著表示,“如果沒有環衛工,那人們不是要走在垃圾滿地的路上?”

今年,是歐陽金梅成為環衛工的第六個年頭。在普通人看來無法忍受的髒、累,

她和組員已經司空見慣。無論是嚴寒,還是酷暑,他們的身影每天都會出現。

新柳大道作業組組員合影。朱柳融攝

“垃圾每天都在產生,每天都要處理。”新柳大道作業組組員、60歲的李秀瓊介紹,每天都會用壞一兩把竹掃把,垃圾多時,

還要用壞兩三把。“夏天悶熱,衣服幹了又濕,濕了又幹,這些都不算什麼,最讓人頭疼的是車窗拋物”。

機動車道上有垃圾,環衛工人必須及時清理,這時他們必須橫穿車輛川流不息的馬路。“每天都要往返在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上去撿垃圾,其實很不安全。”李秀瓊看著馬路上飛快的車輛表示,公司每個月都會開展安全培訓,他們也會格外注意往來的車輛。“不過現在人們的素質越來越高,我們跑馬路中間的次數也少了”。

歐陽金梅、李秀瓊只是這支18人隊伍的其中兩人,在廣西升禾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全顯群看來,這支隊伍的每個人都很優秀。

新柳大道作業組組員出發清掃路面。朱柳融攝

“他們都來自附近的農村,雖然文化水準不高,但他們有責任心把馬路掃乾淨,並堅持天天做到。”全顯群表示,新柳大道作業組每人每天道路清掃作業面積在6000平方米以上,工作隨叫隨到,不怕苦、不怕累。

近年來,新柳大道作業組先後獲得全國清洗行業、全國環衛系統優秀清潔道路作業組稱號、廣西工人先鋒號等榮譽,歐陽金梅曾獲得2016年度全國環衛系統優秀城市美容師、柳州市城市優秀美容師稱號等。

我們跑馬路中間的次數也少了”。

歐陽金梅、李秀瓊只是這支18人隊伍的其中兩人,在廣西升禾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全顯群看來,這支隊伍的每個人都很優秀。

新柳大道作業組組員出發清掃路面。朱柳融攝

“他們都來自附近的農村,雖然文化水準不高,但他們有責任心把馬路掃乾淨,並堅持天天做到。”全顯群表示,新柳大道作業組每人每天道路清掃作業面積在6000平方米以上,工作隨叫隨到,不怕苦、不怕累。

近年來,新柳大道作業組先後獲得全國清洗行業、全國環衛系統優秀清潔道路作業組稱號、廣西工人先鋒號等榮譽,歐陽金梅曾獲得2016年度全國環衛系統優秀城市美容師、柳州市城市優秀美容師稱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