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富源富村:發展軟籽石榴產業,打造貧困群眾脫貧增收新亮點

連日來,在富源縣富村鎮軟籽石榴種植基地現場,總能看到鎮村幹部、駐村扶貧工作隊與農戶一道勞作的場面,有的分揀樹苗、有的移栽、有的澆水、有的技術指導••••••基地內呈現一片繁忙景象。

經過一個月的努力,富村鎮千畝軟籽石榴已全部移栽結束,通過發展軟籽石榴特色產業,打造貧困群眾脫貧增收新亮點。

2018年,富村鎮要實現鎮摘帽、16個貧困行政村出列、11239人貧困人口脫貧的目標任務,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難題”,

緊緊圍繞產業扶貧這一“核心”,以脫貧增收為目標,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平臺,以合作社為紐帶,以產業基地為依託,以貧困戶為主體,建立企業、合作社、產業基地、貧困戶的緊密聯合體,在產業扶貧上下足“繡花”功夫,堅持因地制宜、因村因戶施策,按照“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林則林、宜果則果”的思路,通過與雲南善馨公司合作,利用新廠、塊澤2個村委會地處河谷地帶,
氣候溫和濕潤,降水充沛,具有種植軟籽石榴所需的溫度、光照、水分、肥力、土壤質地、隔離條件、無霜期長等自然條件優勢,流轉土地1200畝建設軟籽石榴基地,形成了“公司+支部+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軟籽石榴產業扶貧模式,著力解決農戶“不會經營、不善管理、不懂市場、無勞力、無技術、無門路和無銷售管道”等難題,切實加快了貧困戶脫貧步伐,提高了脫貧實效。

據悉,富村鎮軟籽石榴種植基地投產達效後,將帶動82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其中,深度貧困戶302戶、兜底貧困戶296戶、易地扶貧搬遷戶230戶)持續增收,有效破解了21個村(社區)集體經濟“空殼”的難題,實現了黨建扶貧互促共進共贏。同時,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資源和林蔭優勢發展林下種植辣椒1000畝,

可使石榴果樹成長和辣椒產業實現優勢互補、迴圈相生、協調發展,更好地發揮基地優勢,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推動生態扶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