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萍鄉市湘東區法院有效推進“三治合一” 服務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的客觀需要。今年以來,湘東區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

積極有效推進“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引導群眾認真學習法律知識,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營造良好的鄉村法治氛圍,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打造“兩室”,以自治為核心化解矛盾

在農村地區,鄉土人情和法律秩序的碰撞,

往往需要在處理糾紛時考慮情與法的結合。湘東區法院充分利用人民陪審員“群眾中的法官”身份優勢,在麻山人民法庭建立人民陪審員工作室,發動陪審員參與案件審理、涉訴接訪、訴訟調解和判後答疑等工作;充分利用基層鄉鎮街網格化管理平臺,在排上人民法庭建立網格長工作室,邀請鄉鎮、村委會和村民小組三級網格長參與化解矛盾糾紛。

據統計,婚姻家庭糾紛、借貸糾紛、交通事故糾紛、相鄰權糾紛是當前農村最具普遍性的糾紛,

針對案件類型的集中和維護熟人社會中情感和道德紐帶的要求,法院利用群眾自身化解矛盾的能力,初步探索出以人民陪審員、網格長參與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自“兩室”建立以來,人民陪審員、網格長接待群眾法律諮詢1000餘人次,參與化解涉訴信訪10次,成功調解案件60餘件,案件回訪12次,矛盾糾紛化解效果明顯增強。

巡迴審判,以法治為根本定紛止爭

4月21日上午,湘東區法院在廣寒寨鄉小沙江村成立的服務鄉村旅遊巡迴審判點正式揭牌成立。該審判點主要受理鄉村旅遊中遊客及經營者在吃、住、行、遊、購、娛過程中發生的侵權、債務糾紛,

處理涉及遊客人身、財產關係、服務品質、旅遊合同履行糾紛案件。承諾快立案、快調解、快審理、快執行,為涉旅糾紛當事人開通高效審判的“綠色通道”,並以旅遊普法為載體拓展訴訟服務管道,將審判深入社會基層治理。

近年來,萍鄉市湘東區法院在審理涉農案件時,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和調解優先的原則,弘揚守望相助、鄰里和睦的鄉鄰美德,將庭審現場“搬進”村頭,將法律“送進”田間,

把每一堂庭審都變成普法和教育的課堂。成立服務鄉村旅遊巡迴審判點也是為了通過組建專業化的審調團隊,創新涉農涉旅案件審判方式,提升案件處理效率,為鄉村旅遊糾紛案件各方當事人提供集成式、一站式司法便民服務。

聯動宣傳,以德治為基礎建富美鄉村

法安天下,德潤人心。2017年開始,萍鄉市湘東區法院與同級公安局、檢察院、司法局聯動普法,在全區11個鄉鎮街的全部159個村(居)委會、社區展開“法治宣講進鄉村”活動;成立政法志願者服務隊,走進全區59個集市開展“政法志願者服務隊下集市宣傳活動”。

同時,宣傳人員還通過面對面交流收集群眾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建議,著力于提升公眾滿意度,使群眾在司法中有更多獲得感。截至今年4月,已組織幹警參加宣講180場次,走進8個集市,收集意見建議220餘條,答覆問題150餘條。

政法部門聯動宣傳,將普法教育與文明鄉風相結合,不僅普及法律,解讀案例,更是以德治為基礎,消除農村封建殘餘,移風易俗、破除陋習,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宣導善良風俗,推動鄉風文明新氣象的形成。

法安天下,德潤人心。2017年開始,萍鄉市湘東區法院與同級公安局、檢察院、司法局聯動普法,在全區11個鄉鎮街的全部159個村(居)委會、社區展開“法治宣講進鄉村”活動;成立政法志願者服務隊,走進全區59個集市開展“政法志願者服務隊下集市宣傳活動”。

同時,宣傳人員還通過面對面交流收集群眾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建議,著力于提升公眾滿意度,使群眾在司法中有更多獲得感。截至今年4月,已組織幹警參加宣講180場次,走進8個集市,收集意見建議220餘條,答覆問題150餘條。

政法部門聯動宣傳,將普法教育與文明鄉風相結合,不僅普及法律,解讀案例,更是以德治為基礎,消除農村封建殘餘,移風易俗、破除陋習,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宣導善良風俗,推動鄉風文明新氣象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