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母親千里迢迢去看高官兒子,兒子卻只送給母親一條舊棉褲

熟悉長征史的人都知道“軍委二局”,負責偵聽情報,對紅軍的長征作用非常大,主席就曾稱讚說:“沒有二局,長征是難以想像的。”

“軍委二局”的局長,名叫曾希聖,他還有個哥哥,叫曾中生,

1988年被評為“36位軍事家之一”,至少也是大將的級別。

曾希聖早年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在紅軍歷任軍委諜報科科長、紅軍總司令部偵察科長、軍委二局局長等職;抗戰時期,曾擔任新四軍第7師政委,當時的新四軍師長包括粟裕、黃克誠、張雲逸、彭雪楓等人,

都是大將級別。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曾希聖又擔任第二野戰軍副參謀長、第三野戰軍皖北軍區司令等職。

以他的資歷和功勳,授予上將軍銜應該是沒問題的,但因建國後轉到了地方工作,遺憾錯過了授銜。

關於曾希聖在軍事和政治上的那些事兒,之前介紹過了,咱今天再來看看他在生活中的一些事,同樣很感人。

建國後,曾希聖擔任安徽省委書記,穩定下來後,就把老母親接到了安徽,一家團聚。

母親來了,總要給點見面禮,以表孝心,給什麼呢?正好單位倉庫還有一條舊的粗布棉褲,曾希聖就讓秘書領出來,送給了母親。

老母親知道兒子當了大官,千里迢迢地趕來團聚,得到的竟只是一條舊棉褲,老母親心裡老大不高興。

曾希聖的夫人也覺得不好意思,就找曾希聖商量,說:“老人家也是為革命立過功的,給她做條新棉褲並不過分。”

曾希聖又何嘗不想,但當時國家剛剛建立,百廢待興,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雖然自己有能力給母親做一條新棉褲,但舊棉褲不是一樣能穿嗎?為什麼還要浪費錢?

曾希聖親自去做母親的思想工作,母親也是個通情達理的人,理解兒子的心思,也為兒子的廉潔奉公感到驕傲。

對母親如此,對自己更是如此。曾希聖在生活中最大的開銷是抽煙,因在革命時期從事情報工作,沒日沒夜的煎熬,只能靠抽煙來解乏和調整思路,也讓他染上了不小的煙癮。

安徽當時比較流行的煙是飛馬牌,這煙咱們之前也介紹過,

兩毛錢一包,在五十年代不算貴,但就是這兩毛錢,曾希聖也捨不得花。

曾希聖想戒煙,但哪有那麼容易,工作那麼繁重,不抽煙根本撐不下來,怎麼辦呢?乾脆就抽最便宜的吧。當時有種煙叫雙剪牌,一毛二一包,都是底層百姓抽的,曾希聖也換成了這種煙,能省就省。

曾希聖經常對身邊人說:“我如果想吃好的,用好的,完全有能力做到。但我不能這麼做,國家還這麼窮,誰浪費誰就是犯罪!”

剛解放那會兒,他的兒子曾如山來安徽和父親團聚,曾希聖也非常高興,但聽說兒子是來讓他給安排個好工作的,臉立刻就拉了下來,說:“老家沒有你的工作嗎?在農村種地不一樣是光榮的嗎?”

還是夫人心疼兒子,幫他說了一大堆好話,曾希聖這才同意了。

那天,曾如山高高興興地去上班,結果去了才發現,自己只是去廠裡當一個普通工人,每天都要從事重體力勞動,比在農村都累,工資還沒多少。曾如山很失望,打起了退堂鼓。

曾如山聽人說,華東人民大學正在招生,如果上了大學,將來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曾如山就去找父親,說想去上大學。

曾希聖知道他的用意,說:“你有這個想法是對的,但你現在的文化底子太薄,還不夠上大學的標準,先從基礎學起吧。”

曾如山壯著膽子說:“您可以跟那邊說一聲,我看很多人都是這麼進去的……”

還沒等話說完,曾希聖猛地一拍桌子,叫道:“想讓我給你開後門?休想!我告訴你,在我這裡沒有人能搞特殊!再敢跟我提這樣的要求,小心我打斷你的腿!”

曾如山嚇得大氣不敢出,從此再也沒敢跟父親提過要求。

這就是那一代革命者的情操,不知道讓今天的多少人汗顏。當然,現在已經沒有人會“汗顏”了。

剛解放那會兒,他的兒子曾如山來安徽和父親團聚,曾希聖也非常高興,但聽說兒子是來讓他給安排個好工作的,臉立刻就拉了下來,說:“老家沒有你的工作嗎?在農村種地不一樣是光榮的嗎?”

還是夫人心疼兒子,幫他說了一大堆好話,曾希聖這才同意了。

那天,曾如山高高興興地去上班,結果去了才發現,自己只是去廠裡當一個普通工人,每天都要從事重體力勞動,比在農村都累,工資還沒多少。曾如山很失望,打起了退堂鼓。

曾如山聽人說,華東人民大學正在招生,如果上了大學,將來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曾如山就去找父親,說想去上大學。

曾希聖知道他的用意,說:“你有這個想法是對的,但你現在的文化底子太薄,還不夠上大學的標準,先從基礎學起吧。”

曾如山壯著膽子說:“您可以跟那邊說一聲,我看很多人都是這麼進去的……”

還沒等話說完,曾希聖猛地一拍桌子,叫道:“想讓我給你開後門?休想!我告訴你,在我這裡沒有人能搞特殊!再敢跟我提這樣的要求,小心我打斷你的腿!”

曾如山嚇得大氣不敢出,從此再也沒敢跟父親提過要求。

這就是那一代革命者的情操,不知道讓今天的多少人汗顏。當然,現在已經沒有人會“汗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