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醫治療血液病,熬中藥如何保證藥效最佳?

在血液病治療中,中醫中藥已經被普遍運用,但中醫提倡辨證治療,因為簡單的中成藥很難解決問題,這就需要中醫醫生能夠把脈辨證看面相下藥。而當患者看到一包包的草藥時,

難免會感到有些“手足無措”。

1、沖洗。

中草藥大都是生藥,在出售之前一般都進行了加工炮製,煎煮之前一般沒有必要淘洗。如果的確覺得草藥有些髒,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沖洗,以防易溶于水的有效成份大量丟失,從而影響中藥療效。

2、器具選擇。

熬中藥最好用砂鍋,砂罐,因為它們化學性質更穩定,不容易與藥物成分發生反應,而且導熱均勻,可適當保溫;次之選擇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銹鋼鍋。

熬煮中藥,忌用鐵銅鋁等金屬器具,因為金屬元素與藥液中的中藥成分發生化學反應,

會降低藥效,甚至產生毒副作用。

3、浸泡中藥。

中藥飲片煎前浸泡既有利於有效成份的充分溶出,又可縮短煎煮時間,避免因煎煮時間過長,導致部分有效成份耗損、破壞過多。多數藥物宜用冷水浸泡,把藥物倒入藥鍋內攤平,然後加常溫水--室溫水浸泡60分鐘,輕壓藥材時水高出藥平面約2釐米。以藥材浸透為原則。夏天氣溫高,浸泡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腐敗變質,冬季可以長些。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浸泡中藥絕對不能用沸水浸泡。

4、用水

煎藥用水必須無異味、潔淨澄清,含礦物質及雜質少。一般來說,凡人們在生活上可作飲用的水都可用來煎煮中藥。一般可用清澈的泉水、河水及自來水,井水則須選擇水質較好的。水最好採用經過淨化和軟化的飲用水,

以減少雜質混入,防止水中鈣、鎂等離子與藥材成份發生沉澱反應。

加水多少:按理論推算,加水量應為飲片吸水量、煎煮過程中蒸發量及煎煮後所需藥液量的總和。雖然實際操作時加水很難做到十分精確,但至少應根據飲片質地疏密、吸水性能及煎煮時間長短確定加水多少。水的用量一般為:第一遍煎煮時為藥材量的5-8倍,或將飲片適當加壓後,

液面淹沒過飲片約2釐米為宜。第二遍用水量可少一些。頭煎結束後,將藥汁濾出,重新加水至高出藥平面約0.5-1釐米,繼續武火煎煮至沸騰後改為文火煎煮15-20分鐘即可。質地堅硬、粘稠,或需久煎的藥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藥物略多,質地疏鬆,或有效成份容易揮發,煎煮時間較短的藥物,則液面淹沒藥物即可。一般如果方中草、花、葉類藥物較多,吸水量較大,煎煮前應補充加水,可以多放一點水。

5、熬煮

熬煮中藥應注意火候與熬煮時間。火候指火力大小與火勢急慢(大火、急火稱武火,小火、慢火為文火)。一般未沸前用武火,沸後用文火--小火保持微沸狀態,以免藥汁溢出或過快熬幹,減慢水份蒸發,有利於有效成份的溶出。至於火候和時間的控制,則主要取決於不同藥物的性質和質地,在煎煮過程中,儘量少開鍋蓋,以免藥味揮發。

第一遍熬煮:

①:把中藥放在砂鍋裡,加水,漫過中藥,浸泡20分鐘或半個小時,不時攪拌一下,以便泡的均勻。天氣冷時要延長浸泡時間或者是溫水浸泡。

②:將泡好的中藥放在燃氣爐子或蜂窩爐子上熬煮,水開之前用大火,熬開之後轉為小火慢熬。水開後熬煮半小時,將藥汁濾出(小心燙手,盛中藥的器皿最好是陶瓷或不銹鋼的)。

第二遍熬煮:

加溫水,水是第一次的一半,水開後熬煮20分鐘左右,如果藥湯不多,可直接倒出來,如果較多,可以再多熬一會兒。

第三遍熬煮:

有時間可以熬第三遍,加水是第二遍的一半,第三遍藥力已經很低了,一般兩遍就好!

6、服法

一般來說,病情緩和者可每日口服2~3次;而病情較重、較急者,可根據醫師的指示,每隔4小時左右服藥一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藥力持續,有利於更快地緩解症狀、減輕病情。幼兒或嘔吐病人因為服用藥物有困難則可以分多次服完。服藥時間應根據病人的病情和藥物的作用來決定,一般的藥最好在飯後1小時服,補養藥品宜空腹服,易吸收。

7、忌口。

服用中藥期間,飲食方面應注意忌食生、冷、黏膩、辛辣的食品,沒必要另外補充維生素。一般患熱性病者忌辛、辣、油膩及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和煙酒;寒性病忌食生冷食物;黃疸、過敏性疾病、癰疽、腫瘤及某些皮膚病忌食魚、蝦等腥膻食物及刺激性食物;水腫病人忌食鹽;補血藥忌飲茶等。

對血液病患者而言,中醫中藥治療效果顯而易見,對人體也沒什麼副作用,但熬煮過程的確讓人覺得麻煩,但現在多數藥方或醫院都可以代煎,有任何問題一定要及時跟醫生溝通。

如果你需要瞭解更多關於中西醫結合治療血液病的科學方案,不妨直接關注微信公眾號:北京血液病研究院

5、熬煮

熬煮中藥應注意火候與熬煮時間。火候指火力大小與火勢急慢(大火、急火稱武火,小火、慢火為文火)。一般未沸前用武火,沸後用文火--小火保持微沸狀態,以免藥汁溢出或過快熬幹,減慢水份蒸發,有利於有效成份的溶出。至於火候和時間的控制,則主要取決於不同藥物的性質和質地,在煎煮過程中,儘量少開鍋蓋,以免藥味揮發。

第一遍熬煮:

①:把中藥放在砂鍋裡,加水,漫過中藥,浸泡20分鐘或半個小時,不時攪拌一下,以便泡的均勻。天氣冷時要延長浸泡時間或者是溫水浸泡。

②:將泡好的中藥放在燃氣爐子或蜂窩爐子上熬煮,水開之前用大火,熬開之後轉為小火慢熬。水開後熬煮半小時,將藥汁濾出(小心燙手,盛中藥的器皿最好是陶瓷或不銹鋼的)。

第二遍熬煮:

加溫水,水是第一次的一半,水開後熬煮20分鐘左右,如果藥湯不多,可直接倒出來,如果較多,可以再多熬一會兒。

第三遍熬煮:

有時間可以熬第三遍,加水是第二遍的一半,第三遍藥力已經很低了,一般兩遍就好!

6、服法

一般來說,病情緩和者可每日口服2~3次;而病情較重、較急者,可根據醫師的指示,每隔4小時左右服藥一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藥力持續,有利於更快地緩解症狀、減輕病情。幼兒或嘔吐病人因為服用藥物有困難則可以分多次服完。服藥時間應根據病人的病情和藥物的作用來決定,一般的藥最好在飯後1小時服,補養藥品宜空腹服,易吸收。

7、忌口。

服用中藥期間,飲食方面應注意忌食生、冷、黏膩、辛辣的食品,沒必要另外補充維生素。一般患熱性病者忌辛、辣、油膩及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和煙酒;寒性病忌食生冷食物;黃疸、過敏性疾病、癰疽、腫瘤及某些皮膚病忌食魚、蝦等腥膻食物及刺激性食物;水腫病人忌食鹽;補血藥忌飲茶等。

對血液病患者而言,中醫中藥治療效果顯而易見,對人體也沒什麼副作用,但熬煮過程的確讓人覺得麻煩,但現在多數藥方或醫院都可以代煎,有任何問題一定要及時跟醫生溝通。

如果你需要瞭解更多關於中西醫結合治療血液病的科學方案,不妨直接關注微信公眾號:北京血液病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