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君子蘭大勝利,教你如何鑒別,讓你一眼就能識別君子蘭

老勝利的特徵為葉色嫩綠,葉片兒中厚有光澤,株形較直立,楔形座,葉片尖端略下垂,葉片通常在60至80cm,寬10cm左右。長和寬的比例通常在7:1左右。葉片頭端呈稍尖形。根系粗壯而長。花箭呈半圓形,

且粗壯。花柄長,花大而色豔,開花時比較整齊。

君子蘭"勝利"算是君子蘭中的祖始爺了。它是最原始的品種之一。君子蘭原產於南非。1815年由自然科學家威廉.布希爾在南非做科學考察時,第一次被發現。1820年,英國科學家詹姆斯.伯維在同一地點運用科學的方法採集到幾個品種的君子蘭並帶回英國。

1828年由英國植物學家約翰.林德利 依據國際植物命名法規,用拉丁文命名(CLivia nobilis L1ndl) ……

1854年君子蘭由歐洲引入日本,由日本東京理科大學植物教研室教授九保三郎,根據這種植物的特性、韻味和格調,又在參考其拉丁文"富貴、優雅、尊貴"的基礎上。

結合日語中有大量使用漢字的特點,重新命名為:君子蘭。

君子蘭大約是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傳入中國的,一個管道是由德國傳教士帶入青島。另一管道是1932年愛新覺羅.溥儀在東北建立為滿洲國時,為慶祝所謂的"開國慶典",

從日本帶入中國,當時這種花是作為很珍貴的東西只供日本人和當時傀儡政權的人物欣賞。1942年溥儀愛妃死亡,當時遺體收斂與護國寺,當時其靈前擺放一盆由宮中送去的君子蘭。後來溥儀愛妃下葬後,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這盆君子蘭就留在了護國般若寺,沒有被收回宮中。再後來就是由般若寺的和尚養了起來。這就是早期的名品"和尚"。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滿洲國的傀儡政權倒臺,一名宮廷花工從宮中帶出一盆君子蘭,送給了長春市公園。後來為了慶祝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就把這盆君子蘭命名為"大勝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