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直擊平安好醫生百人機構路演 港股迎2018首只獨角獸

平安好醫生在機構投資者面前毫不掩飾其“野心”,

各路資本亦毫不隱瞞其“衝動”。

4月23日中午,港麗酒店LL層分外熱鬧,簽到台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幾大券商投行都在緊張核對簽到投資者的個人資訊。12月20分,在香港從事共同基金工作的李好的3800億元,未能打入十大凍資王,與去年超熱門的史上第二大凍資王閱文納入囊中的目標。

港交所在吸引新經濟公司赴港上市可謂卯足了勁。4月24日下午,港交所正式公佈《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上市制度》的諮詢總結,

並介紹新上市制度內容,其中包括容許未能通過主機板財務資格測試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容許擁有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公司上市、為尋求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大中華及國際公司設立新的便利第二上市管道。

為難以滿足常規主機板上市要求的新經濟企業開闢“綠色通道”,這或許是港交所近二十多年最重大的一次制度變革,放寬上市要求也不難看出港交所對擁抱新經濟獨角獸公司的堅定決心。

港交所諮詢總結指出,對不同股權架構將吸引更多資金沉澱、提升交易活躍度,進一步強化香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的地位,長期看來意義重大,同時直接利好香港市場參與者,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IPO增加和成交活躍度提升直接利好券商和港交所;二是新經濟成長股上市長期提升港股市場整體估值中樞;最後中長期吸引更多資金沉澱,

有利於資產管理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