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號航站樓今日投入使用

白雲機場邁入“雙子樓”時代

今天,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正式投入使用。中國華南地區最大綜合交通樞紐GTC也同步啟用。廈門航空、沙特航空、肯亞航空、印尼鷹航空4家航空公司首批進駐2號航站樓運營。

白雲機場相關負責人表示,借2號航站樓啟用,希望能重新定義“旅行”,通過不斷推陳出新,融入更多科技、人文、綠色元素,打造高品質的服務環境,在提升運行效率的同時讓更多的人愛上航空出行,吸引更多旅客從廣州出發、經廣州中轉,吸引更多航空公司開拓航線,進一步加快白雲機場世界級航空樞紐建設。

采寫:本報記者 胡媛媛 通訊員 機場宣

攝影:本報記者 黃宇帆

“直線型”設計讓出行更快捷

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單體航站樓,(一期)總建築面積達88.07萬平方米,其中2號航站樓建築面積為65.87萬平方米,綜合交通中心(GTC)建築面積22.2萬平方米,設計容量為年旅客量4500萬人次。整座航站樓分為4層,一層為到達廳,

二層為國內出發到達混流層,三層為出發廳,四層為計時酒店、兩艙休息室等。

記者瞭解到,2號航站樓在流程設計、功能佈局上,與1號航站樓大有不同,採用“直線型”流程設計。無論出發或抵達、國內或國際,都集中在整座樓內,不再分A、B區,旅客出行流程更簡潔明瞭。例如,國內出發旅客前往三層出發大廳,13個值機區一字排開,出發廳西面的C、D、E、F、G、H、J為國內值機區,東面的K、L、M、N、P、Q為國際值機區,

值機後直線進入安檢大廳,通過安檢後即可根據標識標牌指引前往登機口了。國內到達旅客跟隨指引,前往一層提取行李大廳,提取托運行李後,即可直行進入到達廳離開。

而國際出發和國際到達,在流程上只是增加了“海關、邊檢”服務。出發值機、行李提取、安檢3個功能上,新航站樓採取“國際與國內並行排列”的佈局,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旅客,出發都在三層、到達都在一層,

簡明易記,方便出行。

“走廊橋上飛機”的機會更多

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在使用功能上,有“國內混流、國際分流、混合機位”三大特色,能夠充分利用空間,提高設施的利用效率。對於旅客來說,這種設置最大的好處是能夠共用很多資源,例如到達旅客也可以共用出發的餐飲商業區、走廊橋直接上飛機的機會增加等。

與1號航站樓很大的不同是“國內混流”的設置。以往,國內出發旅客、國內到達旅客走不同的通道,

基本不碰面,而到達通道由於“旅客回程步履匆匆”,少了很多商業和設施配套。現在則大有不同,國內流程無論是出發還是抵達,都在同層內與登機口實現接駁,候機和抵達共用的空間更大,共用的人性化設施更多。

“國際分流”是指國際流程上由於有海關、邊檢等,出境、入境不同的客流需要分開,因此國際出發和國際到達依然跟1號航站樓一樣,分開不同的通道引流。“混合機位”更多的是體現空間的利用更靈活多變,2號航站樓共有58條登機橋,其中有9條登機橋設置了國際國內可“轉換”機位元和服務通道,可根據高峰時段和航班需要,靈活調整引導國際或國內的客流使用。

對於需要中轉的旅客來說,中轉流程也十 分便捷,國內混流候機層、國際分流到達層均設置在二層,國際轉國內聯程旅客到達、中轉和候機全程在二層解決,無需換層,有效縮短中轉換乘時間。對於在白雲機場多個聯盟內的中轉,服務效率有望得到提升,航站樓的“國際範”將會更加凸顯。

大規模啟用“自助托運設備”

“酷!3分鐘完成自助行李托運、1分鐘刷護照自助通關……” 2號航站樓啟用後“科技範”元素增多,提升了航站樓運行效率和運作能力,使得白雲機場成為國內首個大規模使用自助設備的機場。

在2號航站樓三層的出發大廳,共設有13個值機區、339個人工值機櫃檯、120台旅客“自助值機設備”、52台“自助行李托運設備”、70條安檢通道以及50條“出入境自助通關通道”……自助設施比原來1號航站樓增加許多,基本實現了全流程自助。

出發旅客只需拿身份證、護照等證件,在“自助值機設備”自行選擇座位,就可列印出登機牌前往登機。如需托運行李,位於航站樓中軸線上“天空舞臺”兩側52台“自助行李托運設備”將成為市民智慧自助出行的新選擇。自助托運設備配有友好的人機交互介面,憑登機牌、登機二維碼、身份證或者護照“刷一刷”,機器就可列印行李條碼條,自行粘貼到托運行李上並放置到傳送帶過檢,托運過程約3分鐘就OK啦。當遇到不規則行李、行李重量超過限額或行李內夾帶有禁止運輸的物品,設備還會發出警報,螢幕上則同步提示旅客正確的處理方式。

另外,2號航站樓出發和到達國際邊檢區域均設有“自助通關設備”,其中出境自助通道約20條,入境自助通道約30條,符合條件的旅客可自助驗證,通過“刷護照”“刷臉”出入國門,實現10秒快速通關,屆時旅客在白雲機場出入境更加“省心省時省力”。

“天空舞臺”點亮全新航站樓

值得一提的是,當市民踏入新的2號航站樓,挑高達27.5米、縱橫達5.6萬平方米的三層出發大廳寬敞明亮、乾淨大氣,波浪式的航站樓穹頂設計簡潔而富有動感,色彩變幻的大廳燈光映入眼簾,為您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覺感受。

記者瞭解到,2號航站樓以“雲”為主題設計項目,保留了與1號航站樓風格一致的弧線形主樓、人字形柱及張拉膜等現代造型,新增嶺南特色屋面花園設計,點睛之筆則要數出發大廳內穹頂的彩色燈光以及與之呼應的標誌性景觀空間——“天空舞臺”。

在出發廳中軸線上最引人注目的“天空舞臺”,長80米,寬32米,巧妙地將公共區域與值機區域分隔開來。工作人員介紹說,這個舞臺上方是一個巨型的動力藝術裝置,由808個圓球燈陣組成,安靜優美地變幻成起伏波浪形狀,仿佛雲朵在天空中緩緩飄動,給人美輪美奐的夢幻感受。

舞臺前方還有廣州市花“木棉花”與植物綠牆相結合的主題景觀,又有寓意珠江流水的小型瀑布,三個大型LED弧面螢幕,讓人從航站樓各個角度,皆可觀賞到由音樂、律動和光影交相輝映而成的和諧舞曲。“天空舞臺”創意思路,源自于機場要建立一個集品牌、景觀、文化、休閒為一體的創新“標誌性景觀媒體空間”構想。

分開不同的通道引流。“混合機位”更多的是體現空間的利用更靈活多變,2號航站樓共有58條登機橋,其中有9條登機橋設置了國際國內可“轉換”機位元和服務通道,可根據高峰時段和航班需要,靈活調整引導國際或國內的客流使用。

對於需要中轉的旅客來說,中轉流程也十 分便捷,國內混流候機層、國際分流到達層均設置在二層,國際轉國內聯程旅客到達、中轉和候機全程在二層解決,無需換層,有效縮短中轉換乘時間。對於在白雲機場多個聯盟內的中轉,服務效率有望得到提升,航站樓的“國際範”將會更加凸顯。

大規模啟用“自助托運設備”

“酷!3分鐘完成自助行李托運、1分鐘刷護照自助通關……” 2號航站樓啟用後“科技範”元素增多,提升了航站樓運行效率和運作能力,使得白雲機場成為國內首個大規模使用自助設備的機場。

在2號航站樓三層的出發大廳,共設有13個值機區、339個人工值機櫃檯、120台旅客“自助值機設備”、52台“自助行李托運設備”、70條安檢通道以及50條“出入境自助通關通道”……自助設施比原來1號航站樓增加許多,基本實現了全流程自助。

出發旅客只需拿身份證、護照等證件,在“自助值機設備”自行選擇座位,就可列印出登機牌前往登機。如需托運行李,位於航站樓中軸線上“天空舞臺”兩側52台“自助行李托運設備”將成為市民智慧自助出行的新選擇。自助托運設備配有友好的人機交互介面,憑登機牌、登機二維碼、身份證或者護照“刷一刷”,機器就可列印行李條碼條,自行粘貼到托運行李上並放置到傳送帶過檢,托運過程約3分鐘就OK啦。當遇到不規則行李、行李重量超過限額或行李內夾帶有禁止運輸的物品,設備還會發出警報,螢幕上則同步提示旅客正確的處理方式。

另外,2號航站樓出發和到達國際邊檢區域均設有“自助通關設備”,其中出境自助通道約20條,入境自助通道約30條,符合條件的旅客可自助驗證,通過“刷護照”“刷臉”出入國門,實現10秒快速通關,屆時旅客在白雲機場出入境更加“省心省時省力”。

“天空舞臺”點亮全新航站樓

值得一提的是,當市民踏入新的2號航站樓,挑高達27.5米、縱橫達5.6萬平方米的三層出發大廳寬敞明亮、乾淨大氣,波浪式的航站樓穹頂設計簡潔而富有動感,色彩變幻的大廳燈光映入眼簾,為您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覺感受。

記者瞭解到,2號航站樓以“雲”為主題設計項目,保留了與1號航站樓風格一致的弧線形主樓、人字形柱及張拉膜等現代造型,新增嶺南特色屋面花園設計,點睛之筆則要數出發大廳內穹頂的彩色燈光以及與之呼應的標誌性景觀空間——“天空舞臺”。

在出發廳中軸線上最引人注目的“天空舞臺”,長80米,寬32米,巧妙地將公共區域與值機區域分隔開來。工作人員介紹說,這個舞臺上方是一個巨型的動力藝術裝置,由808個圓球燈陣組成,安靜優美地變幻成起伏波浪形狀,仿佛雲朵在天空中緩緩飄動,給人美輪美奐的夢幻感受。

舞臺前方還有廣州市花“木棉花”與植物綠牆相結合的主題景觀,又有寓意珠江流水的小型瀑布,三個大型LED弧面螢幕,讓人從航站樓各個角度,皆可觀賞到由音樂、律動和光影交相輝映而成的和諧舞曲。“天空舞臺”創意思路,源自于機場要建立一個集品牌、景觀、文化、休閒為一體的創新“標誌性景觀媒體空間”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