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癌症無所畏懼!分享老媽的抗癌的經歷

去年四月,老爸電話裡告訴我,老媽今天做胃鏡,醫生說有陰影,情況不好。

本來是例行體檢,誰知道還查出個陰影,我立馬“命令”老爸帶著老媽去做腹部增強CT,這個結果很快就出來了,

腸癌!

得知這個結果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好,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時候,親戚推薦了幾個方案:

在市里看:近,看護方便,熟人多,花錢少,但技術得不到保障。

去北京看:看護、花錢可以解決,技術應該OK,但能否找到好醫院好醫生是個問題。

出國看:技術OK,錢勉強OK,語言是問題。

最後幾個方案對比下來,決定先去北京看看。

去北京的醫院見醫生,做了很多檢查,而各種檢查結束,估計也得半個月。

老爸老媽只好安頓下來在北京接受治療,同時我試著與美國那邊的醫院聯繫。

話說當我的思路否定了家裡的醫院,而北京的路也凸顯坎坷之後,我對美國的路就有點孤注一擲的感覺了,覺得必須去,否則不管是我還是老太太,對治療從信心上就缺失了。

去美國看病的仲介哪個好

但找到接收醫院也是一件難度很大的事,再加上語言不通,這是我平生第一次意識到多掌握一門外語的重要性。

好在大學同校不同屆的師姐幫忙搞定了,她幫我聯繫了名醫無憂,只需要和美國的醫生溝通好病情,後續的赴美治療的具體日程和安排都不需要擔心,全程有助手幫忙翻譯、帳單管理等,推薦的醫院也是丹娜法伯癌症研究中心,

治療的醫院醫生水準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

後期老媽在丹娜法伯癌症研究中心接受了手術,切除了腫瘤,術後淋巴結清掃,2/45,無遠端轉移,結果還是比較好的。現在距離手術已經快一年了,狀態一直不錯,沒有復發。

我的體會是說,同等病情下,技術越高對生存率保證越大。中國目前每7分鐘確診一個癌症患者,同樣的病情,城市的生存率高於農村,為什麼呢,就是醫療技術水準帶來的差距。

我這樣說絕對不是為了讚揚美國就醫,國內牛逼的醫院醫生也一抓一大把,我是想告訴後來人,在能力範圍內多積極尋找好醫好藥的重要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