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業農機標準化22」——水飛薊生產技術規程

水飛薊生產技術規程

1、輪作與選地

1.1水飛薊不宜連作,

應實行三年以上輪作。

1.2飛薊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在荒地、荒灘地、鹽鹼地、山地均能正常生長,最好選擇地勢平整,肥力較好的地塊種植。

2、耕作要求

水飛薊根系比較發達,入土較深,要求土壤細碎,伏秋整地,秋起壟較好,壟距60-70釐米。

3、施肥

3.1有機肥:最好每畝施有機肥2噸,結合整地混入耕層。

3.2化肥:畝施純量二銨12-16斤、尿素6-10斤、鉀肥2-4斤,種下分層施肥。

4、種子處理

種子用小麥精選機進行精選,

選後的種子用50%多菌靈或退菌特占種子量0.3%進行濕拌種;蟲害多的地塊用辛硫磷或呋喃丹拌種防蟲。

5、播種

5.1播期:水飛薊幼苗抗凍害能力較強,可適期早播,北安墾區4月下旬播種即可,為躲避收穫雨季也可5月末播種,但要增加密度,採取促熟措施。

5.2播種方法:用通用播種機壟上雙行卡播或60釐米行距雙條平播,播深控制在2-3釐米,播種後及時鎮壓。

5.3密度:早播公頃保苗20萬株左右,晚播公頃保苗應達到25萬株。

6、田間管理

6.1除草:幼苗出土達到4個瓣葉時,要及時用中耕機進行壟溝深松20-25釐米,以消滅行間雜草。同時兼有放寒增溫蓄水之作用。二遍鏟趟根據苗情、草情進行,但不宜過晚,封壟前完成。禾本科雜草多的地塊可用拿捕淨、精禾草克等除草劑滅草。

6.2間苗:當苗高6-10釐米時結合人工除草進行間苗,雙行留單株,株距11-14釐米。

6.3病蟲害防治:生育期易發生軟腐病、葉斑病、白絹病等,

可用代森銨1000倍液噴灑,如發生菌核病用菌核淨防治;主要蟲害有菜青蟲、蚜蟲、金龜子等危害葉片和嫩莖,可用80%敵敵畏1500倍液或2.5%敵殺死2000倍液噴霧。

7、收穫

水飛薊自6-7月份陸續開花,果實成熟不一致,一個頭狀花序開花至成熟需25-30天,在全田70-80%花序成熟時,用割曬機割曬,晾曬至花序和莖杆完全乾燥時,用聯合收穫機拾禾脫粒;脫粒後進入曬場及時清選涼曬,種子水分達到10%以下時入庫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