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春風十裡吹呀吹,吹成“面癱”你怪誰?

B女士,是一位公司老闆,前一段時間外出吹了風,也沒太注意。可是第二天早上,B女士就感覺不對勁,首先就面部抽搐,照鏡子時發現口眼歪斜,說話還感覺口角漏風。於是她馬上去當地醫院接受了中西藥及針灸治療,

但是症狀並無改善。後又去大型醫院檢查,最後幾經猶豫,還是聽從了朋友的介紹來我館蘇醫生處就診。

經神農針推館蘇醫生診斷為面癱,也就是“口眼歪斜”。蘇醫生在患側的口腔黏膜與足三重絡點刺放血(兩個部位交替用之)。取健側側三裡、側下三裡,雙側的合穀,患側的太陽、地倉、牽正、翳風、地倉頰車。中期予以透刺及電針強刺激。十天后,

逐漸恢復正常。

面癱,西醫稱之為面神經炎,是一種以口眼歪斜為主要症狀的疾病。起病突然,每每在睡醒時,發現一側面部發僵、麻木,不能做蹙額、皺眉、露齒、鼓腮、噤鼻子等動作。口角向健側歪斜、眼睛閉合不全、流淚、額紋消失、患側鼻唇溝變淺或消失。

少數病人初起時有耳後、耳下及面部疼痛。嚴重者可出現患側舌前2/3味覺減退或消失,聽覺過敏等。

面癱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但冬春兩季,即寒冷、風大的季節多發。近年來,夏季患此病者也明顯增多,究其原因,多為天熱貪涼,開空調或直吹電扇以及敞門窗就寢而受風、著涼所引起。

此外,面癱的發生還常與勞累和情志有關。中醫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就是說,如果人體強壯,各臟腑器官功能正常,外邪就不能侵犯,但當人體正氣不足,脈絡空虛,抗禦外邪的能力下降時,風寒之邪就可能乘虛侵犯面部的陽明、少陽經脈,以致氣血運行不暢,肌肉失養而發病。

蘇醫生介紹說,面癱在歷代中醫文獻均列為中風門戶,為中風四大證候之一的“中絡”。故在治療方面應以祛風散寒、活血通絡為治則。

因此在治療中應重視刺血療法的應用。刺血既可祛外邪,又可祛而通絡,根據“祛風先行血、血行風自滅"之理,可以同時發揮雙重治療作用,從而達到風邪祛、經絡通等治療目的。

于新病患者宜多針淺刺,重用健側穴位;中期的患者宜用透刺療法;病久的患者宜用透穴固定配用火針療法,必要時配合中藥、西藥。

有的患者在發病初期,越治療感覺口眼歪斜的症狀越嚴重,對針灸治療的效果失去了信心,其實這是面癱急性期疾病發展的必然過程,是正常現象,不必過分擔心,只要堅持治療,絕大多數很快就能痊癒。

最後,蘇醫生提醒大家:

氣溫變化明顯的時候需注意保暖;加強運動提高身體免疫力,儘量避免感冒;酒後尤其要注意避風,以此來降低患面癱的幾率。

對於已經患面癱的患者,更要注意保暖防風,保持心情愉快,戒煙戒酒,防止病情反復。同時要第一時間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檢查(最佳治療時間為前三個月,且越早治療效果越好),確認是哪種原因造成的面癱,積極進行針灸治療,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是正常現象,不必過分擔心,只要堅持治療,絕大多數很快就能痊癒。

最後,蘇醫生提醒大家:

氣溫變化明顯的時候需注意保暖;加強運動提高身體免疫力,儘量避免感冒;酒後尤其要注意避風,以此來降低患面癱的幾率。

對於已經患面癱的患者,更要注意保暖防風,保持心情愉快,戒煙戒酒,防止病情反復。同時要第一時間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檢查(最佳治療時間為前三個月,且越早治療效果越好),確認是哪種原因造成的面癱,積極進行針灸治療,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