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故事:別人都嘲笑他是個傻子,他卻鬥倒了精明的地主

林村在清末民初出了兩個“人物”,現在人們一說某人怎麼怎麼樣,

打比喻非說他們不可,一個姓林,是一個精明得不能再精明的主兒了,隨便講個小故事你就知道了,林家有三十畝田地,每年都要請幾個人來幫插種和收割,那時的人一般比較省,有點黃豆送酒,再有點青菜煮湯,人家就滿意了,青菜園裡多的是,做一大鍋都不是問題,但是黃豆有點貴,但又不能不煮,人家請工人都是這樣招待的嘛!他想出一個辦法,去鋸了一個竹筒,
固定在飯桌上,最後把炒好的黃豆放進竹筒裡。竹筒狹長黃豆又圓又小,筷子伸進去很難夾到黃豆,會夾的偶爾能夾到一顆,桌上七八個人你不能老伸筷子呀,不然其他人怎麼辦?所以夾了幾次沒有夾到黃豆的工人乾脆放棄了。工人走後,黃豆幾乎沒吃著多少,老婆豎起大拇指:“不愧是靈公(靈取林的諧音,公是對人的尊稱)”,此後靈公的稱呼就傳了出去。

另一個姓于,

這於公蠢到什麼程度呢,說個小故事你就知道了。於公到了結婚的年齡了,父親幫他討得一房老婆,結婚當晚父親還陪著親朋好友喝酒猜拳,見他老在桌邊站著,父親說:“還站在這裡做什麼,回房跟你老婆睡去。”你猜於公怎麼說,於公翹著嘴巴道:“總叫我去,你不知道去啊!”眾人忍住不敢笑,父親說:“我前世不修,怎麼生了你這個蠢仔,真是愚公了。”父親一句話,從此於公就變成了愚公。

後來愚公卻精明過了靈公,怎麼回事,聽我往下講。靈公由於對工人太摳太刻薄,到第二年春天種田,找滿整個村都沒人來幫忙做工。這時,愚公自薦道:“一個不幫你我來幫你。”靈公說:“好呀!哪個種不是種,就你了。”“我有一句話要說。”愚公一副傻裡傻氣的樣子,

靈公根本不放在眼裡:“什麼話你說?”

“我要承包來種,和你賭一把,種的東西你要上面還是下面.?”

靈公撲哧一笑,犁耙好的水田種的不是水稻嗎?怕愚公反悔,反問一聲:“由我選?”愚公傻裡傻氣道:“你是主人由你選。”

靈公毫不猶豫就說:“我選上面的。”愚公回道:“說好的啊,不許反悔?”靈公很肯定的說:“不反悔。”大家猜愚公怎麼做的,愚公去買了芋頭種子,全部都種上了水芋頭,到了秋收靈公一看傻眼了,

他要的上面全是枯黃的芋頭葉和莖,而愚公要的下麵是圓圓滾滾的芋頭。愚公問:“明年還給我種嗎?”靈公很不服氣居然被一個傻子耍了一道,傳出去臉往那放,於是說:“給,不過我要下面的了。”愚公說:“行!”第二年愚公改種水稻了,到了秋收靈公又傻眼了,上面金燦燦的稻穀是愚公的,下面禾稈和根須是靈公的,願賭服輸靈公也不好反悔。愚公又問:“明年還給不給我種?”

靈公想了想說:“給,不過明年種的兩頭我都要了。”“行!”愚公回道,接著又補充一句:“不許反悔波!”靈公肯定道:“不反悔。”

第三年愚公不放水進田,直接翻了地,打起坎種起了玉米。到了秋天靈公來一看,一嘴都苦了,兩頭是杆和穗,中間才是能吃能賣的玉米。

連著三年顆粒無收,靈公坐吃山空,沒法維持生計,到下一年只好賣了田地,而一無所有的愚公連獲三年大豐收,把糧食賣了,還買了靈公的田地,日子一天天好起來。

靈公想了想說:“給,不過明年種的兩頭我都要了。”“行!”愚公回道,接著又補充一句:“不許反悔波!”靈公肯定道:“不反悔。”

第三年愚公不放水進田,直接翻了地,打起坎種起了玉米。到了秋天靈公來一看,一嘴都苦了,兩頭是杆和穗,中間才是能吃能賣的玉米。

連著三年顆粒無收,靈公坐吃山空,沒法維持生計,到下一年只好賣了田地,而一無所有的愚公連獲三年大豐收,把糧食賣了,還買了靈公的田地,日子一天天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