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武力超強的項羽為何敗給了膽小的劉邦?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要是一座山裡住著兩隻老虎,它們一定會為了爭奪地盤而打架,直到其中一隻老虎被打跑為止。劉邦和項羽兩個人都是滅亡秦朝的大英雄,就像一座山上的兩隻老虎,

所以他們註定是要拼個你死我活的。

當時,號稱西楚霸王的項羽要比看起來懦弱無能的劉邦厲害得多,但是最後,項羽居然被劉邦給打敗了,這是為什麼呢?去看看楚漢相爭的“垓下之戰”,你就能找到答案了。

項羽真可憐,被追得到處跑

漢四年八月,漢軍跟楚軍定了一個協議,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鴻溝和議”。協議規定:用戰國時期魏國建的運河——鴻溝作為兩國的分界線。和議達成之後,項羽和劉邦便準備各自回國。

這時,劉邦的親信張良和陳平對劉邦說:“現在正是楚軍最困難的時候,要兵力沒兵力,要糧食沒糧食,我們現在如果不進行反擊的話,等項羽勢力強大之後,一定會來攻打我們的。”

劉邦覺得這話很有道理,

便派使者聯絡各個諸侯王,商定怎樣滅掉楚國,而且帶領軍隊緊追項羽,不讓他休養生息。劉邦帶部隊追到了夏陽後,由於韓信和彭越沒有按約定前來幫助劉邦,漢軍被楚軍打敗了,最後只得將進攻改為防守。

不過,雖然暫時打敗了劉邦,但項羽的損失同樣很大。因此,項羽很快又被劉邦追得到處跑了。後來,項羽逃到了垓下,然後在這裡建了堡壘閉門不出。

劉邦拿項羽沒有辦法,他只好答應分別給齊王韓信、魏相彭越兩塊地盤,讓他們帶病來幫助自己。得到了韓信等人的幫助之後,漢軍的將楚軍團團包圍,而且兵力比楚軍要多得多。

項羽這下想跑也跑不掉了,只好堅守垓下。

劉邦見時機已到,便發動了滅楚之戰,

最後,楚軍被打敗,項羽雖然勇敢,但是大勢已去,只好在烏江邊上自刎了。

固執的項羽不聽勸

膽小的劉邦跟厲害的項羽爭天下,為什麼項羽卻失敗了呢?

項羽不善於利用人才,更不相信自己的朋友,根本不願意聽從別人的意見,結果原本在項羽手下的韓信、陳平、英布等人最後都投靠了劉邦。

項羽仗著自己的勇敢,喜歡孤立作戰,不願意和別人合作。而劉邦為了消滅項羽,

甚至願意把自己的地盤送給韓信和彭越。人多打人少,項羽自然會輸。

項羽這個人脾氣特別暴躁,喜怒無常不得人心。他曾經挖坑把20萬秦國士兵全部活埋,在咸陽搶劫財物,別人好心勸他在關中安家,他卻將勸他的人殘忍地殺害了。

他聽信小人讒言,不相信自己的朋友,以致中了陳平的離間計,將謀士范增趕走,失去了最得力的助手。

在鴻門宴上,項羽如果聽從範增的勸告,只要說一句話,就可以殺死劉邦,贏得天下。可項羽就是不聽,最後還是放走了劉邦。

種種原因綜合起來,註定項羽是最後的輸家。

不相信自己的朋友,以致中了陳平的離間計,將謀士范增趕走,失去了最得力的助手。

在鴻門宴上,項羽如果聽從範增的勸告,只要說一句話,就可以殺死劉邦,贏得天下。可項羽就是不聽,最後還是放走了劉邦。

種種原因綜合起來,註定項羽是最後的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