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王寶強郭碧婷體驗抓豬,潘石屹自曝幼年貧窮妹妹被送人

全國首檔精准扶貧公益紀實節目——《我們在行動》第九期已經播出。本期節目來到河北滿族自治縣十七道溝村,即便有基礎住房保障的政策支援和距離北京僅180公里的優越地理位置,

這個塞北村落仍然無法實現脫貧。本次公益大使陳蓉、演員王寶強、企業家潘石屹、演員郭碧婷將共同去往十七道溝村,發掘村貧困的根因所在,並提出具有針對性的精准扶貧方案。

潘石屹自曝童年貧困經歷

兩個妹妹送給別人家

在官學村開闢多地聯動訂貨會模式,成功説明村民打通產業鏈後,本期節目組又來到河北滿族自治縣十七道溝村。相比於官學村,這裡距離北京僅180公里,

交通便利為這個塞北村落的脫貧提供了有力支援。加之基礎住房保障相關政策的扶持,許多村民都入住了樓房,但即便有諸多便利條件擺在面前,村民們依然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因病致貧、缺乏勞動力以及零散的小農經濟是當地無法脫貧的首要原因。

為幫助村民脫貧、激勵村民鬥志,潘石屹在競選名譽村主任的現場,還自曝年少時期的坎坷經歷:四十年前,作為甘肅天水隴東村最貧困一家的孩子,潘石屹的童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困苦。母親生育後癱瘓在床,不得已只好將剛出生的妹妹送人,而送人的條件僅僅是“只要這家人有一頭羊就可以了,可以讓我的妹妹喝上羊奶”;另一個三歲半的妹妹也被迫送人,

但母親思念心切,潘石屹又從陝西省把妹妹背了回來。同樣是因為疾病和貧困導致的生活艱難令村民們感同身受。接下來,潘石屹又用家鄉的脫貧致富案例讓村民重拾了生活信心,“我們這個村,如今已經靠蘋果種植富裕起來了,我們的村民給蘋果起了名字叫‘潘蘋果’,因為我叫潘石屹。每一年大概銷售額有一兩個億。這個村子父老鄉親的面貌都改變了”,
潘石屹誠懇道,“如果你們相信我,能夠説明上的我都會竭盡全力去説明你們”,引現場掌聲雷動。

王寶強郭碧婷體驗抓豬

以身示範扶貧產業項目

潘石屹用自身經歷鼓舞村民,王寶強、郭碧婷則通過親身體驗當地黑豬養殖尋找脫貧思路。作為當地唯一一家養殖黑豬的農戶,孫璽國帶公益大使們深度瞭解了黑豬養殖產業的特色:區別于傳統的圈養,這裡的黑豬都採取放養型養殖方法。

因為食性使然,黑豬只吃農戶提供的食物,並不會破壞當地環境;再加上黑豬是經過野豬雜交的優化品種,一隻200斤重的黑豬可以賣到七千塊的價格。良好的經濟效益讓公益大使們對推廣全村養殖黑豬產生了極大興趣。為此,王寶強與郭碧婷還特別體驗了抓豬、洗藥浴的養殖過程,對養豬產業的進一步認識,讓他們信心倍增。

然而當公益大使們問詢村民是否願意加入到養黑豬產業時,卻遭到了大部分村民的拒絕。一方面,村民認為養殖黑豬不靠譜,“要是不大力支持,這都不靠譜”;另一方面,村民擔憂自己年紀過大、資金短缺,難以參與其中,“上歲數了,70多歲了,沒人要怎麼辦”、“我想養黑豬,但是沒有資金怎麼辦”。這讓公益大使們意識到,雖然黑豬具有市場潛力,但村民們連環問題的背後,黑豬產業和貧困戶脫節是擺在他們面前最大的扶貧難點。

以媒體視角見證扶貧

東方衛視真實反映民生所需

一直以來,各地響應扶貧號召,通過福利補貼和政策支援等方式真心實力扶貧,為貧困地區脫貧提供了諸多便利條件。但受到貧困地區所處的地域環境、文化程度等因素影響,或多或少都會削減扶持政策發揮的效用。而分類施策、精准識別是解決此種現狀的最有力方式。

東方衛視以媒體的視角,通過《我們在行動》節目中,公益大使們在全國各地具有代表性的貧困地區進行實地走訪、勘查過程中瞭解到的情況,真實回饋給觀眾。以十七道溝村為例,相比於改善住房等便利條件的提供,村民們更需要在年紀大、身患疾病等境況下,獲取穩定收入來源的管道,並通過自己努力,逐漸緩解家庭經濟危機,從而擺脫貧困。《我們在行動》的播出,為扶貧行業提供了更多真實案列。

如何化解村民內心的疑慮,幫助村民們順利參與到黑豬養殖產業鏈當中,是公益大使們面臨的最大問題。他們能說服村民加入其中嗎?又會用何種方式解決黑豬產業和貧困戶脫節的情況?

《我們在行動》

全國首檔精准扶貧公益大行動

鎖定BesTV APP 觀看精彩重播!

卻遭到了大部分村民的拒絕。一方面,村民認為養殖黑豬不靠譜,“要是不大力支持,這都不靠譜”;另一方面,村民擔憂自己年紀過大、資金短缺,難以參與其中,“上歲數了,70多歲了,沒人要怎麼辦”、“我想養黑豬,但是沒有資金怎麼辦”。這讓公益大使們意識到,雖然黑豬具有市場潛力,但村民們連環問題的背後,黑豬產業和貧困戶脫節是擺在他們面前最大的扶貧難點。

以媒體視角見證扶貧

東方衛視真實反映民生所需

一直以來,各地響應扶貧號召,通過福利補貼和政策支援等方式真心實力扶貧,為貧困地區脫貧提供了諸多便利條件。但受到貧困地區所處的地域環境、文化程度等因素影響,或多或少都會削減扶持政策發揮的效用。而分類施策、精准識別是解決此種現狀的最有力方式。

東方衛視以媒體的視角,通過《我們在行動》節目中,公益大使們在全國各地具有代表性的貧困地區進行實地走訪、勘查過程中瞭解到的情況,真實回饋給觀眾。以十七道溝村為例,相比於改善住房等便利條件的提供,村民們更需要在年紀大、身患疾病等境況下,獲取穩定收入來源的管道,並通過自己努力,逐漸緩解家庭經濟危機,從而擺脫貧困。《我們在行動》的播出,為扶貧行業提供了更多真實案列。

如何化解村民內心的疑慮,幫助村民們順利參與到黑豬養殖產業鏈當中,是公益大使們面臨的最大問題。他們能說服村民加入其中嗎?又會用何種方式解決黑豬產業和貧困戶脫節的情況?

《我們在行動》

全國首檔精准扶貧公益大行動

鎖定BesTV APP 觀看精彩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