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扶貧故事|一袋洋槐花

“這是我早上剛摘的一點洋槐花,你們一定要收下,

東西不值錢,但我得表明心意,你們幫了我,什麼時候都不能忘記。”

4月26日下午,家住菏澤市定陶區黃店鎮周海社區的王同義,左手提著一袋洋槐花右手提著他自己做的手工粉條一口氣走上博愛醫院三樓辦公室,將這份特殊的“心意”交到辦公室工作人員手裡。並叮囑一定要轉交到鐘國棟院長手中,如今的他走路腳步輕盈,說話鏗鏘有力。可誰又能想到,如果是在四年前,能夠順利走上三樓對王同義來說無疑是種奢望,

更別提手物件。

王同義家住菏澤市定陶區黃店鎮周海社區,在沒有患病之前,他也是鄉鄰稱道的“能幹人兒”,日子在他的精打細算下,過得也算紅紅火火。但是,這一切都在五年前發生改變....

2013年,王同義因受藥物刺激,雙側髖關節開始發生病變,最後發展為兩側雙股骨頭壞死,在37歲正值壯年的年紀,王同義徹底失去了勞動能力,“家裡的天一下塌下來了”。

王同義生病之後,家庭狀況每況愈下,女兒也因為家庭條件差被迫輟學。“不是沒有想過動手術,但是費用確實太高了。” 王同義告訴記者。

2017年9月,在定陶區委副書記甯繼紅和第一書記的牽線搭橋下,菏澤市“精准扶貧健康關節博愛行”定陶站啟動,在全區範圍內篩選符合救助條件的貧困髖膝關節患者。經過審查,王同義的情況符合精准扶貧救治條件,。

2017年11月,

王同義進入博愛醫院,進行手術治療。

術前,菏澤博愛醫院鐘國棟院長聯合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致公黨主委、關節科主任戴國峰教授組成的醫療技術專家團隊反復論證,詳細制定手術方案,為其免費做了手術。2018年1月,手術後兩個月不到,王同義已經可以扔掉了拐杖,自主行走。

如今,王同義恢復狀況良好,正積極聯繫第一書記,準備創業專案。

其實,這並不是王同義第一次帶著“心意”來看醫護人員,

2017年12月27日,也就是手術過後一個月,王同義把一面紅燦燦的錦旗交到了博愛醫院院長鐘國棟手中。而這一次,王同義想用點“特別”的東西來感謝他們。時下正值春日百花盛開之際,王同義與妻子用了一個上午摘了滿滿一袋子洋槐花。“這裡面有鐘國棟院長的,有你的,還有護士蔣永欣的……”辦公室內,王同義一一點出這些老熟人,笑著給辦公室主任董國民“佈置任務”。

王同義自立自強、懂得感恩的行動,也讓在場醫護人員直言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