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明朝的錦衣衛、東廠西廠內行廠,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明朝設立過四個特務機關,分別是錦衣衛、東廠、西廠和內行廠,說起他們之間的隸屬和權力等級區別,好像是很複雜的樣子。其實,他們之間的關係也很簡單,簡單來說,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食物鏈關係……

錦衣衛是朱元璋設立軍政搜集情報機構,存在于整個明朝期間。它的前身是叫“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本來是個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的部門。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整合創立了錦衣衛,成為直接為皇帝服務的情報偵察機構。

本來,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年廢除了錦衣衛這個機構,但是到了明成祖掌權時,又恢復了這個可以逮捕包括皇親國戚在內的任何人、並且可以不進行公開審訊的黑暗系機構。

明成祖朱棣是發動“靖難之役”奪取侄子皇位的皇帝,

由於自己都覺得這事兒幹得有點不光彩,雖然大批人給他洗地,但是他的精神一直高度緊張。一來,建文帝沒死的說法在民間流傳甚廣,二來,朝中很多老臣對這個新皇帝也並不是很買帳。這讓朱棣十分困擾,於是迅速恢復了錦衣衛的設置。

但是,錦衣衛雖然蠻橫專制,但是畢竟設在宮外,使喚起來不是很便捷,而且不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總有些不放心。朱棣思來想去,想起了在起兵的過程中出了大力的宦官與和尚,這兩種人在宮內出入也很方便,於是,借著遷都北京,朱棣立馬建立了由宦官掌領的偵緝機構“東廠”。

東廠的特權包含但不僅限於:參與朝廷大案、錦衣衛大案。而且,朝廷各個衙門都有東廠人員坐班監視,包括錦衣衛。錦衣衛向皇帝報告都要寫奏摺,但是東廠可以直接面見皇帝。本來錦衣衛和東廠是平級的兩個單位,但是到了後來,錦衣衛指揮使見了東廠廠主甚至要下跪叩頭,錦衣衛的一舉一動也盡在東廠的監控之下。

到了明憲宗時期,錦衣衛和東廠已經存在很久了,明憲宗感覺這個兩個機構都不是自己親創,而且很多太監都不是自己的心腹和鐵杆,在偵辦案件、尤其是在為自己辦事上不合心意(說白了,就是規矩不是自己定的)。於是借著“妖狐夜出”的神秘案件,讓自己一手培養的貼身太監汪直創辦了新的偵察機構:西廠。

西廠在汪直的領導下,到處刺探、搜羅“秘密消息”,然後直接報告憲宗。憲宗大喜,認為西廠不僅可以為自己獨立辦案,而且可以直接監視錦衣衛和東廠,於是授意汪直極度擴充西廠的權勢。沒多久,西廠就超越了錦衣衛和東廠,打造了遍佈全國各處的情報和偵緝網路。明憲宗賦予西廠極大的權力,甚至允許他們不經報告自己,就可以逮捕任何官員和平民百姓。

結果,西廠成立不到半年,就在全國範圍和朝野上下造成了白色恐怖,老百姓晚上躺在床上開個玩笑,都會被在房外偷聽的西廠特務直接抓去嚴刑拷打,弄得是人心惶惶不可終日。終於,朝中大臣忍無可忍,向憲宗上述請願。憲宗無奈之下,雖然心有不甘,還是撤銷了西廠。

明憲宗

沒過多久,憲宗就後悔了。沒有了西廠的各種小道消息,憲宗總覺得“有人要害朕”,於是借著奸臣戴縉吹捧汪直的奏摺,立刻恢復了西廠。撤銷與恢復之間,僅僅一個月的時間。但是五年後,由於汪直領導的西廠“功高震主”,開始無視皇帝的權威,憲宗深感不安,直接把西廠和東廠都撤銷了。

宦官的權勢在東西二廠關閉後直線下降,一直到了武宗繼位(憲宗的孫子),掌權的大太監劉瑾說服了皇帝,重開了東廠和西廠,而且都由自己把控掌管。雖然是同一個太監領導,但是東廠和西廠卻爭權奪利、互相拆臺。劉瑾實在看不下去,又改不了規矩,於是說服武宗,再開一個特務機關,專門監督東廠和西廠。

於是,明朝又建立了一個特務機構“內行廠”,職責就是監督偵緝東廠、西廠和錦衣衛和其他所有機構和人員。這一下是徹底的亂了套,他抓你,你抓我,我抓他……亂七八糟一鍋粥,天下大亂了五年。一直到太監劉瑾被自己折騰得倒了台,武宗終於下令撤銷內行廠和西廠,保留東廠和錦衣衛。

這不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權力制約和爭奪的鏈條嚒。

西廠在汪直的領導下,到處刺探、搜羅“秘密消息”,然後直接報告憲宗。憲宗大喜,認為西廠不僅可以為自己獨立辦案,而且可以直接監視錦衣衛和東廠,於是授意汪直極度擴充西廠的權勢。沒多久,西廠就超越了錦衣衛和東廠,打造了遍佈全國各處的情報和偵緝網路。明憲宗賦予西廠極大的權力,甚至允許他們不經報告自己,就可以逮捕任何官員和平民百姓。

結果,西廠成立不到半年,就在全國範圍和朝野上下造成了白色恐怖,老百姓晚上躺在床上開個玩笑,都會被在房外偷聽的西廠特務直接抓去嚴刑拷打,弄得是人心惶惶不可終日。終於,朝中大臣忍無可忍,向憲宗上述請願。憲宗無奈之下,雖然心有不甘,還是撤銷了西廠。

明憲宗

沒過多久,憲宗就後悔了。沒有了西廠的各種小道消息,憲宗總覺得“有人要害朕”,於是借著奸臣戴縉吹捧汪直的奏摺,立刻恢復了西廠。撤銷與恢復之間,僅僅一個月的時間。但是五年後,由於汪直領導的西廠“功高震主”,開始無視皇帝的權威,憲宗深感不安,直接把西廠和東廠都撤銷了。

宦官的權勢在東西二廠關閉後直線下降,一直到了武宗繼位(憲宗的孫子),掌權的大太監劉瑾說服了皇帝,重開了東廠和西廠,而且都由自己把控掌管。雖然是同一個太監領導,但是東廠和西廠卻爭權奪利、互相拆臺。劉瑾實在看不下去,又改不了規矩,於是說服武宗,再開一個特務機關,專門監督東廠和西廠。

於是,明朝又建立了一個特務機構“內行廠”,職責就是監督偵緝東廠、西廠和錦衣衛和其他所有機構和人員。這一下是徹底的亂了套,他抓你,你抓我,我抓他……亂七八糟一鍋粥,天下大亂了五年。一直到太監劉瑾被自己折騰得倒了台,武宗終於下令撤銷內行廠和西廠,保留東廠和錦衣衛。

這不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權力制約和爭奪的鏈條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