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魅族與小米的差距,從一個晶片開始!

小米在推出手機後,在銷量上一直比較成功,先後就甩開了傳統的“中華酷聯海”,

當然後來華為也超越過小米。但一開始小米的勢頭確實很猛,其中也包括銷量上超過了魅族。

但是但從產品來說,至少在魅族MX5以前,魅族跟小米比,魅族的產品並沒有劣勢,甚至做得要比小米更精緻一些。當時很多魅族的用戶對魅族的抱怨,

很少是來自於產品,更多地是講魅族不會行銷,黃章不會行銷之類的。

但是再往後,魅族跟小米在產品本身開始拉開了一定的差距。就是因為魅族沒有一顆好的心臟,就是CPU。因為魅族跟高通之前不愉快,導致當時魅族一直拿不到高通驍龍最新最高的CPU。

而那個時候似乎三星的晶片還不夠自個用,也沒有多餘地去賣個魅族。這就造成了魅族以往一直不得不用聯發科。我對技術不太瞭解,但我知道聯發科的口碑沒有驍龍好。也就是說,假如同一款手機,大家更愛去買搭載驍龍晶片的手機。這就讓魅族在小米麵前缺乏了優勢。因為我們知道小米的旗艦機,是自始至終都一貫搭載驍龍晶片。

尤其是到了魅族pro6時期,魅族pro當時各個方面都很吸引人,比如它的機身手感不錯,再加上環形閃光燈以及一刀切天線帶。當然還有魅族的絕招就是Mback和flyme系統。儘管口碑不錯,但pro6的銷量成績如何呢?其實並不是太好,就是因為它搭載了一顆聯發科X25的晶片。而同時期的小米競品是搭載高通驍龍821的小米5。

好的晶片意味著手機擁有更高的配置,依舊可以帶來流暢的體驗。而魅族當時多缺一顆好的晶片啊。

所以當時又有人說,魅族只差一顆晶片,只要魅族搭載上了驍龍,就會怎麼怎麼樣。但不管如何,真切地感覺到魅族和小米是有距離的,

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後來又因為一個原因,感覺魅族已經不配當小米的對手了。那就是17年開始流行全面屏手機。而魅族的旗艦機pro7卻沒有站在這次的風口上。雖然17年小米的旗艦機小米6和小米note3也不是全面屏手機,但小米至少有個替代品,那就是小米mix2。因為它,會感覺小米還沒有落伍。而到了18年,魅族發佈的首款旗艦機魅族15,也不是全面屏手機。當魅族15真機諜照在網上公佈時,你真的發現自個根本就無法理解魅族。

魅族和小米雖然是兩個品牌,但是這倆品牌一直有一種特別的淵源。不知道為何從一開始,只要想到小米,就會想到魅族,只要想到魅族,就會想到小米。總感覺它們倆應該是那種生意場上永遠會針鋒相對的對手。但現在想到小米時,還會想到魅族嗎?不會了,現在提到小米,會想到華為,會想到榮耀。而提起魅族時,會想到堅果,會想到錘子或者小辣椒。

我也不知道是小米發展地太快了,還是魅族一直在原地踏步,總之感覺這倆品牌越來越遠了。

那就是小米mix2。因為它,會感覺小米還沒有落伍。而到了18年,魅族發佈的首款旗艦機魅族15,也不是全面屏手機。當魅族15真機諜照在網上公佈時,你真的發現自個根本就無法理解魅族。

魅族和小米雖然是兩個品牌,但是這倆品牌一直有一種特別的淵源。不知道為何從一開始,只要想到小米,就會想到魅族,只要想到魅族,就會想到小米。總感覺它們倆應該是那種生意場上永遠會針鋒相對的對手。但現在想到小米時,還會想到魅族嗎?不會了,現在提到小米,會想到華為,會想到榮耀。而提起魅族時,會想到堅果,會想到錘子或者小辣椒。

我也不知道是小米發展地太快了,還是魅族一直在原地踏步,總之感覺這倆品牌越來越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