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兒童燙傷,請一定要這樣做……

寶寶沒有安全意識,不會保護自己,導致很多危險潛伏在他們身邊,燙傷便是其中一項。開水、熱粥等等對寶寶來說都是潛在的安全隱患,有時還真是防不勝防……

寶寶玩耍時打翻水杯或水壺;

外出用餐時,因環境擁擠被湯水燙傷;

為寶寶洗澡時放好熱水,轉身取涼水時寶寶跌入燙傷;

寶寶燙著了,家長該怎麼辦?

Tip

孩子燙傷後,最佳處理時間只有2分鐘!家長一定不要亂了陣腳耽擱了最佳處理時間。常用的燒燙傷急救五字訣“沖、脫、泡、蓋、送”,

家長一定要牢記在心!

一沖

燙傷後快速用流動的涼水對準燙傷部位沖,堅持20分鐘左右,最少15分鐘。降溫是燙傷後最緊迫的事,燙傷後滯留在燙傷局部的熱量不會立即消失,每一秒鐘都在向皮膚深處延伸,逐漸擴大受傷的深度和廣度,使更多組織和細胞被燙死。

如果不對燙傷部位進行緊急降溫,原本輕度的燙傷可能變成中度,中度的可能發展成重度。另外,對燙傷部位降溫的同時,降溫部位的毛細血管會遇冷收縮,可起到減少水腫、止痛的作用。

二脫

不要快速脫掉孩子衣服,武漢有一起案例,1歲多的孩子撲倒了桌上的開水杯,被燙得哇哇大哭,奶奶一慌神,立即把孩子身上的衣服和紙尿褲揭下,結果造成了寶寶腰側皮膚撕開有巴掌大的創面,

受到二次傷害!

家長應該邊沖邊用輕柔的動作脫燒傷者的外衣。當衣物比較緊與局部皮膚粘連在一起時,不要強行剝離,可剪掉粘連周圍沒有粘牢的衣物,而讓粘牢的衣物保持原樣。

三泡

用冷水浸泡創面,大概30分鐘左右。

四蓋

用無菌敷料包紮,可起到保護作用,同時敷料還可以吸收創面滲出的組織液體。冷卻後,用乾淨的紗布輕輕蓋住燙傷部位。

如有水泡,不可壓破,以免引起感染。一般開水燙傷形成的水泡是無菌的,表皮沒有破損,此時如果水泡不是很大,不需要挑破。

另外,水泡不挑破,皮膚是完整的,細菌不易進入,所以不易發生感染,起泡的皮膚還能起到保護創面的作用。

五送

緊急處理後立即送寶寶去正規醫院診治。

處理寶寶燙傷的誤區

“江湖上”會傳授一些燙傷處理小秘訣,這些不正規的方法別輕易嘗試,別因為輕信不正確的小方法害了孩子,接下來小編一一來給大家闢謠:

誤區1:塗牙膏

原因:牙膏中的摩擦劑會刺激燙傷處,也不利於熱氣的散發,而且這些物品本身不是清潔品,也可能會導致傷口感染。

誤區2:塗紫藥水、紅藥水、醬油、油膏、老鼠油、蛋清等

原因:創面塗抹這些物質,不但會增加創面感染的機會和增加就醫時處理的難度,還會遮蓋創面,影響醫生判斷,影響治療。而且油膏不利於熱量散發,會加重受傷程度。

誤區3:燙傷後的水泡挑破

原因:一般開水燙傷形成的水泡是無菌的,表皮沒有破損,此時如果水泡不是很大,不需要挑破。另外,水泡不挑破,皮膚是完整的,細菌不易進入,所以不易發生感染,起泡的皮膚還能起到保護創面的作用。

誤區4:燙傷後不痛表示不嚴重

原因:其實恰恰相反,傷口不痛表示傷勢很嚴重。開水首先燙傷的是皮膚表皮層,痛覺神經被破壞了才不感覺到痛。如果感覺不痛,可能是已經傷到深層組織,需要立即就醫。

誤區5:敷冰塊降溫

不要使用冰塊冷敷創口處,以免溫度過低致使已經破損的皮膚傷口惡化。

誤區6:患者需要補充大量的水

燙傷後容易出現口渴,但是不能在短時間內給患者補充大量的水,以免引發腦水腫和肺水腫等併發症。可以給患者喝些少量的淡鹽水,補充燙傷後減少的血容量,防止或著減輕休克。

Tip

再多的處理辦法都不如不要受傷,這就需要父母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多加留心:

燙傷、燒傷的預防

1.不在嬰幼兒附近沖泡奶瓶、沖熱水瓶等。

2.熱水瓶、熱粥、飲水器等應放置在兒童不易碰到之處。

3.用洗澡盆給孩子洗澡時,一定記住要先倒涼水,再倒熱水,防止幼兒跌脫落到熱水澡盆裡。

4.盡可能讓幼兒遠離廚房。

5.對於大一點的寶寶做好安全教育。

也不利於熱氣的散發,而且這些物品本身不是清潔品,也可能會導致傷口感染。

誤區2:塗紫藥水、紅藥水、醬油、油膏、老鼠油、蛋清等

原因:創面塗抹這些物質,不但會增加創面感染的機會和增加就醫時處理的難度,還會遮蓋創面,影響醫生判斷,影響治療。而且油膏不利於熱量散發,會加重受傷程度。

誤區3:燙傷後的水泡挑破

原因:一般開水燙傷形成的水泡是無菌的,表皮沒有破損,此時如果水泡不是很大,不需要挑破。另外,水泡不挑破,皮膚是完整的,細菌不易進入,所以不易發生感染,起泡的皮膚還能起到保護創面的作用。

誤區4:燙傷後不痛表示不嚴重

原因:其實恰恰相反,傷口不痛表示傷勢很嚴重。開水首先燙傷的是皮膚表皮層,痛覺神經被破壞了才不感覺到痛。如果感覺不痛,可能是已經傷到深層組織,需要立即就醫。

誤區5:敷冰塊降溫

不要使用冰塊冷敷創口處,以免溫度過低致使已經破損的皮膚傷口惡化。

誤區6:患者需要補充大量的水

燙傷後容易出現口渴,但是不能在短時間內給患者補充大量的水,以免引發腦水腫和肺水腫等併發症。可以給患者喝些少量的淡鹽水,補充燙傷後減少的血容量,防止或著減輕休克。

Tip

再多的處理辦法都不如不要受傷,這就需要父母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多加留心:

燙傷、燒傷的預防

1.不在嬰幼兒附近沖泡奶瓶、沖熱水瓶等。

2.熱水瓶、熱粥、飲水器等應放置在兒童不易碰到之處。

3.用洗澡盆給孩子洗澡時,一定記住要先倒涼水,再倒熱水,防止幼兒跌脫落到熱水澡盆裡。

4.盡可能讓幼兒遠離廚房。

5.對於大一點的寶寶做好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