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隱形貧困”:調侃之後別忘認真對待

作者/張楠之

前段時間“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火遍了網路,

而對於窮這件事,大家最近有了新的領悟,一個更高級的說法是“隱形貧困人口”,它的意思可以說是相當紮心了,是指有些人看起來每天有吃有喝,但實際上非常窮。看看自己日常曬的朋友圈,再摸摸自己空空的口袋,網友們紛紛認領:這個詞說的不就是自己嗎?!

每次網上出個新詞,都會非常準確地紮中一些人的心。隱形貧困人口這個詞,也是這樣。

當然了,這裡的貧困,

不是符合國家標準那個意義上的貧困,而是一種帶有戲謔性質的說法。這些看起來每天有吃有喝,實際上非常窮的所謂的隱形貧困人口,很多收入並不算低,但是,相對於他們所追求的消費水準來說,確實顯得低了。而且,在有些人那裡,還不是一般的低。

仔細觀察會發現,所謂的隱形貧困人口,以年輕人居多,以沒有什麼家庭負擔的人士居多,這也很好理解,如果有老人要贍養,

有孩子要撫養,有房貸車貸等一大堆貸款要還,想不量入為出,想不拒絕大吃大喝都難。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身為隱形貧困人口,說明你還年輕,說明你還有不計成本地揮霍一下的資本,對於人的成長歷程來說,也不能說完全就是件壞事。畢竟,就大部分人而言,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日子沒幾年,花錢需要瞻前顧後的日子還長著呢,更何況,從經濟的角度來看,

消費還具有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呢。

不過,這樣的消費到底還是畸形的,一個月的工資只夠“有吃有喝”半個月或一個星期,其他時間只能“吃土”,這背後,實際上是一種不太健康的消費觀在起作用。

在一些人那裡,消費不僅僅是滿足吃穿住行之類的基本需求的事,更是一個關乎面子問題的大事,寧肯省吃儉用,也要在外人面前保持體面,不能丟臉,甚至,要讓自己看起來比自己收入所能達到的消費層次更高一些。

但是,仔細想想,過給別人看的那不叫日子,那叫顯擺。省吃儉用幾個月攢錢買個名牌包包,滿足的就不是基本需求,而是面子需要。管住自己的欲望,合理安排自己的收入與支付,是每個人必備的技能。如果掌握不了這項技能,總是讓自己處於入不敷出的境地,未來會不會把“隱形”兩個字去掉,真的成了“貧困人口”,還真不好說。

回復以下關鍵字看往期精彩內容

評論大賽︱評論之星︱大賽︱大學生群︱我要投稿︱評論女神︱評論男神︱月度之星︱王昱︱伍瑞冰︱紅辣椒︱紅辣椒評論︱紅網評論︱時評之道︱時評︱研討會︱時評研討會︱佳作評選︱雜文︱評論員︱評論媛︱女作者︱女評論員︱時評家︱評論家︱楊國煒︱鄢烈山︱曹林︱評委︱佳作︱投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