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靜電除塵電耗短路秘笈

2017年11月份,針對我廠電除塵電耗高及灰鬥堵灰導致高壓電場積灰短路異常時有發生情況,為解決電除塵電耗高及提高人員對電除塵系統的重視程度,根據我廠電除塵系統運行實際情況,

對照相應設備運行規範及實測出口煙塵濃度含量,對電除塵系統進行多方面分析及調整,達到了安全經濟、環保運行的目的,具體如下:

一、電除塵設備主要概述

我廠採用浙江菲達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高效節能型電除塵器,除塵效率≥99.95%,每台鍋爐配備除塵器2台,分兩側,每側雙室六電場佈置,設計煤種下,保證出口煙塵濃度能達到≤20mg/Nm3。

二、電除塵電耗高及高壓電場積灰短路的原因分析

1、電除塵電耗高主要原因

1)運行方式不正確,未進行優化調整。

2)運行人員對浙江菲達電除塵運行維護不瞭解,對電除塵調試投入運行後的煙塵指標關注不足,導致電場始終保持較高出力運行,電除塵出口煙塵指標遠低於設計要求值。

2、高壓電場積灰短路主要原因

1) 電除塵值班員經驗不足,對輸灰系統的監視及調整不及時。

2) 灰鬥料位計報警指示不准,

影響運行人員判斷及處理。

三、電場優化運行調整分析

1、對我廠電除塵電耗高進行分析及優化調整

我廠電除塵運行方式有三種:直流、脈衝、反電暈,前期常用直流運行方式,耗電量較高,最高達到了0.21%,導致廠用電率較高,針對類似情況,進行了分析及攻關調整(以#3機組為例):

#3機組電除塵各高壓電場前期運行均為直流方式,測得其出口實測煙塵為10.3mg/Nm3,較設計值20 mg/Nm3偏低,對電除塵幾種運行方式進行分析發現,

純直流運行方式能達到很好除塵效果,但耗電量較高,極易發生設置調整不當、造成電能浪費;採用純脈衝供電方式時,因此種方式為間接供電方式,耗電量最低,但容易發生除塵不良、煙塵指標越線,不利於環保管控;反電暈運行方式,一般不建議採用,如採用時極易發生二次飛揚,影響煙塵指標,只有針對異常煤種時才使用;綜合以上三種運行情況分析,
為確保節電及環保指標達標的前提下,決定採用直流與脈衝運行方式的調整方式進行攻關調整,並根據現場實際提出了相應的電場調整及電壓配比依據如下:

1)脈衝供電時,占空比開關時間一致(即:間接供電高波及低波),可節電50%,目前部分脈衝供電開、關均設置為10ms,根據煙塵指標情況,維持脈衝供電開時間10ms不變,修改及延長關時間。

2)通過煙塵上升情況,

提高及修改電場電壓等級,一般要求在35~45KV,具體依機組負荷及現場實際情況而定。

3)為保證煙塵指標,考慮到一電場除塵效率占比重約85%,二電場占10%左右,其它電場所占比重較小情況,故#1、#2電場將不進行脈衝改動,即#1、#2電場為直流,其它#3、#4、#5、#6為脈衝電源。

4)改脈衝的優缺點。優點:電場給定電壓不一致,因脈衝供電有關斷時間,電壓有升有降,故能捕集各種電荷煙塵顆粒。缺點:除塵效率相對降低。

5)電場電壓分配為兩頭大,中間小進行,附表:

電除塵調整前後煙塵及電耗情況:

通過調整煙塵指標在規定範圍,環保指標達標情況下,電除塵耗電率下降較多,耗電率由0.21%下降至0.13%(下降0.07個百分點),節能效果明顯。

2、對電場積灰短路異常分析及採取措施

2017年11月10日04:33分,#2爐進行高負荷煤耗試驗期間,發生2-4-1高壓電場因積灰“輸出短路”暫態跳閘的異常。原因為新上崗值班員在負荷升高後對輸灰系統運行綜合判斷能力不足,僅依靠輸灰曲線判斷,未綜合考慮負荷升高產灰量加大的因素,導致輸灰滿足不了產灰量要求。且料位計經常指示不准,運行人員多以經驗判斷倉泵下灰量,導致運行人員調整空間較小,針對我廠電除塵灰鬥負壓系統,為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提出了以下具體措施:

1)巡檢人員及時通過開啟灰鬥檢堵閥檢查灰鬥是否存在積灰,如是負壓說明灰鬥無積灰。尤其注意一、二電場對應的各灰鬥,必須通過開啟檢堵閥核實,正常時都為負壓,如負壓抽吸力小,說明存在積灰可能,並及時做好反吹,如反吹壓力高,說明灰鬥積灰,應在保證煙塵不超標的情況下,及時採取降低該電場電壓、減少對應倉泵下料時間、加大輸灰頻次,防止積灰短路。

2)因運方或煤質變化產灰與輸灰平衡被打破時,輸灰曲線雖正常,倉泵溫度也較高,下灰和輸灰都正常情況下,也會出現輸灰不及時積灰短路。綜合近期煤質波動幅度大,機組高負荷煤耗試驗及冬季溫度降低等情況,必須定期對各爐一電場對應灰鬥倉泵反吹一次,核實灰鬥積灰情況。

3)一電場對應倉泵的巡檢做為重點巡檢及監視要求進行,巡檢時,必須通過檢堵閥核實灰鬥積灰情況。

4)監盤注意輸灰曲線變化情況,並注意監視灰鬥料位元報警,發現缺陷必須登錄並聯繫。

5)注意電場電流變化,發現電流存下降趨勢,及時加強輸灰,並適當降低該電場出力,不要等到出現火花率時,才採取措施,那樣基本會發生積灰短路。

6)因我廠灰水人員多為進廠時間較短人員,經驗不足,各值長多抽時間加強關注及做好人員實踐培訓,提高人員發現、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四、運行建議

針對目前僅依靠運行人員緊盯現場調整的管控手段,不符合我公司減員增效要求,也是導致電除塵電場異常頻發的主要因素,為消除人員監視調整所存在的局限性,避免灰鬥積灰電場頻發異常,甚至導致環保事件情況的發生,針對目前我廠實際,提出以下建議:

1、建議熱工車間定期對一、二電場的灰鬥料位計進行校驗維護,制定專門的維護週期,確保指示正確性。

2、針對我廠負壓除塵系統,依靠運行人員巡檢時通過檢堵閥檢查灰鬥積灰,存在較大局限性,建議在含灰量較大的一電場灰鬥檢堵管或灰鬥高料位底部加裝一負壓表,並引入DCS內(可從我公司停運的135MW或60MW機組拆除使用),同時設置高低報警,方便運行人員持續監視,有效防止因異常工況導致灰鬥堵灰電場短路情況,能極大的減少因電場短路引發的環保異常,符合當前環保要求。

5)電場電壓分配為兩頭大,中間小進行,附表:

電除塵調整前後煙塵及電耗情況:

通過調整煙塵指標在規定範圍,環保指標達標情況下,電除塵耗電率下降較多,耗電率由0.21%下降至0.13%(下降0.07個百分點),節能效果明顯。

2、對電場積灰短路異常分析及採取措施

2017年11月10日04:33分,#2爐進行高負荷煤耗試驗期間,發生2-4-1高壓電場因積灰“輸出短路”暫態跳閘的異常。原因為新上崗值班員在負荷升高後對輸灰系統運行綜合判斷能力不足,僅依靠輸灰曲線判斷,未綜合考慮負荷升高產灰量加大的因素,導致輸灰滿足不了產灰量要求。且料位計經常指示不准,運行人員多以經驗判斷倉泵下灰量,導致運行人員調整空間較小,針對我廠電除塵灰鬥負壓系統,為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提出了以下具體措施:

1)巡檢人員及時通過開啟灰鬥檢堵閥檢查灰鬥是否存在積灰,如是負壓說明灰鬥無積灰。尤其注意一、二電場對應的各灰鬥,必須通過開啟檢堵閥核實,正常時都為負壓,如負壓抽吸力小,說明存在積灰可能,並及時做好反吹,如反吹壓力高,說明灰鬥積灰,應在保證煙塵不超標的情況下,及時採取降低該電場電壓、減少對應倉泵下料時間、加大輸灰頻次,防止積灰短路。

2)因運方或煤質變化產灰與輸灰平衡被打破時,輸灰曲線雖正常,倉泵溫度也較高,下灰和輸灰都正常情況下,也會出現輸灰不及時積灰短路。綜合近期煤質波動幅度大,機組高負荷煤耗試驗及冬季溫度降低等情況,必須定期對各爐一電場對應灰鬥倉泵反吹一次,核實灰鬥積灰情況。

3)一電場對應倉泵的巡檢做為重點巡檢及監視要求進行,巡檢時,必須通過檢堵閥核實灰鬥積灰情況。

4)監盤注意輸灰曲線變化情況,並注意監視灰鬥料位元報警,發現缺陷必須登錄並聯繫。

5)注意電場電流變化,發現電流存下降趨勢,及時加強輸灰,並適當降低該電場出力,不要等到出現火花率時,才採取措施,那樣基本會發生積灰短路。

6)因我廠灰水人員多為進廠時間較短人員,經驗不足,各值長多抽時間加強關注及做好人員實踐培訓,提高人員發現、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四、運行建議

針對目前僅依靠運行人員緊盯現場調整的管控手段,不符合我公司減員增效要求,也是導致電除塵電場異常頻發的主要因素,為消除人員監視調整所存在的局限性,避免灰鬥積灰電場頻發異常,甚至導致環保事件情況的發生,針對目前我廠實際,提出以下建議:

1、建議熱工車間定期對一、二電場的灰鬥料位計進行校驗維護,制定專門的維護週期,確保指示正確性。

2、針對我廠負壓除塵系統,依靠運行人員巡檢時通過檢堵閥檢查灰鬥積灰,存在較大局限性,建議在含灰量較大的一電場灰鬥檢堵管或灰鬥高料位底部加裝一負壓表,並引入DCS內(可從我公司停運的135MW或60MW機組拆除使用),同時設置高低報警,方便運行人員持續監視,有效防止因異常工況導致灰鬥堵灰電場短路情況,能極大的減少因電場短路引發的環保異常,符合當前環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