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克羅埃西亞的“青蛙大陸”展覽館

展覽館和觀光者們

在歐洲東南部克羅埃西亞的一隅,

有一個特別的展覽館,那裡陳列著上百隻栩栩如生的青蛙立體模型。

這些蛙兒們生動可愛,而且個個都有了和人類一樣的名頭,有的成了木匠蛙,有的呢,背起了小書包,做了學生蛙,有的甚至還玩起了網球,悠閒的時候到水邊垂釣一番。

湖邊采風,

有的垂釣,有的拉單杠,有的賽艇。

在這個所謂的“青蛙大陸”裡,總共有21個展覽箱,裡面加起來一共有507只青蛙模型。

說起這些蛙兒們的歷史,卻是由來已久的。這些立體模型其實出於一位元20世紀的動物標本剝制師之手,這位名叫費倫斯·米爾的荷蘭標本師嘔心瀝血,花了足足10年的功夫,把這些青蛙填制完工。到了1920年,青蛙模型的數量足足有1000多隻。

縫紉蛙

現在“青蛙大陸”展覽館裡,陳列的青蛙們也是歷經了滄桑,輾轉幾手,這才來到了克羅埃西亞。

米爾的這項工程聽上去或許有點不可思議,但是仔細觀察他的作品,便知道其價值所在了。他所採用的動物標本剝制術在當時來說,十分的先進,填充的時候是從蛙嘴兒開始的,

因此,為了保持標本的完整,確保不需要一點切割,這就得費心費力,小心謹慎了,更要付出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

勞工蛙

鐵匠蛙

學習蛙

這些立體模型蛙們還被設定了好些不同的生活場景。有鐵匠小賣鋪,群蛤音樂課,蛙兒們的湖邊采風,每一個場景都栩栩如生,令人目不暇接。有一個攝影蛙正手握一個小巧的攝像機,還有一個畫家蛙握著畫筆,面前立著一架畫板,準備表現一下才藝。

在群蛤上課這一場景裡,年長而且嚴厲的老師蛙手拿戒尺,正在怒斥年輕的學生蛙,並細心教導之,這其中不難看出作者用心良苦極也,著實令人欽佩。

給這篇稿打賞,讓譯者更有動力

支付寶打賞 [x]

已打賞蛋友(2): 喵 · mo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