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國歷史上屢遭外族侵佔,導致血統混雜,素有“人種博物館”之稱

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位於南亞次大陸,包括現在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中國古籍稱之為“身毒”、“天竺”,唐僧取經回來後譯為“印度”。古印度北面有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

南臨印度洋,特殊的地理環境把印度與其他地區隔離開來,但卻阻擋不了來自中亞和西亞的民族的入侵。印度氣候宜人,土地肥沃,富庶的環境往往使外來的民族“樂不思蜀”。自西元前兩千年開始,北方的部族懷著不同的目的,成群結隊、絡繹不絕的突破印度西北方的屏障,進入到印度大平原,在此繁衍生息,並逐漸互相融合、被同化,重新形成新的民族分支。歷史上進入印度的種族部族太多了,
又經過了幾千年的混血,現在己經很難分清某人屬哪個種族了。印度的這種歷史和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融合不同,首先漢族是一個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民族,外來的民族只會被漢族同化,而印度始終沒有一個人口占絕對優勢的主體民族;其次,中國周邊的民族大部分是黃種人,根本不會呈現種族混雜的局面。

現代印度人的膚色呈現多樣性,有黑色、棕色、灰色等,雖然膚色較深,但人家有可能還是白色人種呢,許多印度人的五官特徵和同是雅利安人後裔的伊朗人相似,就足以說明印度人種的複雜。

那麼歷史上有哪些民族侵入並佔領過印度呢?

印度幾乎沒有土著民,可考證的最早的居民達羅毗荼人也是外來戶。

雅利安人曾蔑稱達羅毗荼人“黑皮膚”“沒有鼻子”,據此推測,達羅毗荼人極有可能含黑種人血統;在雅利安人到來前,達羅毗荼人是印度大陸的主人。

西元前二千年左右,許多操印歐語的來自北方的遊牧部落來到印度河中上游地區,他們自稱“雅利安人”,意思是“出身高貴的人”。雅利安人屬白色人種,他們很歧視深膚色的達羅毗荼人,並最終擊敗和驅逐了達羅毗荼人,

成為印度大陸新的主人。達羅毗荼人最後退居印度南部地區。

印度女人

西元前六世紀至西元前四世紀,波斯人、希臘人都先後侵入印度並建立統治,一部分波斯人和希臘人留了下來,成為印度民族的一部分。

西元50年左右,曾經活躍在中國河西走廊的月氏人建立了貴霜帝國,

並把北印度納入其版圖,貴霜帝國衰亡後,月氏人加入到印度民族大家庭中去。

西元前495年,一部匈奴人在首領朵拉馬納的領導下降服了印度旁遮普地區,並建立了政權;六世紀中葉匈奴王國衰亡後,匈奴人留在了北印度地區。

阿拉伯人在8世紀初征服了印度西北部的信德地區。

13~16世紀突厥人在北印度建立德里蘇丹國;

十四世紀,帖木兒的蒙古軍隊侵入印度,兩個世紀後帖木兒的六世孫巴布林建立莫臥兒帝國。於是印度又多了一個新成員——蒙古人。

印度男人

由於歷史上多個種族部族的入侵,造成了現在印度種族混雜,民族分支多得連印度自己都分不清。大體上看,北方邦民族主要是從中亞來的蒙古和突厥的混血種人;中央邦主要是屬白色人種的雅利安人為主;喀什米爾人以雅利安人成分為主,不過如塞種人、匈奴人、突厥人、韃靼人、蒙古人以及漢人的特徵也很明顯;拉達克地區的民族都是蒙古人種;東北邦大部分是黃色人種;南方地區黑色人種成分居多。

所以,在印度,世界各大人種的人幾乎都能找得到,而且出現了許多混血種,把印度稱為“人種博物館”一點都不為過。

兩個世紀後帖木兒的六世孫巴布林建立莫臥兒帝國。於是印度又多了一個新成員——蒙古人。

印度男人

由於歷史上多個種族部族的入侵,造成了現在印度種族混雜,民族分支多得連印度自己都分不清。大體上看,北方邦民族主要是從中亞來的蒙古和突厥的混血種人;中央邦主要是屬白色人種的雅利安人為主;喀什米爾人以雅利安人成分為主,不過如塞種人、匈奴人、突厥人、韃靼人、蒙古人以及漢人的特徵也很明顯;拉達克地區的民族都是蒙古人種;東北邦大部分是黃色人種;南方地區黑色人種成分居多。

所以,在印度,世界各大人種的人幾乎都能找得到,而且出現了許多混血種,把印度稱為“人種博物館”一點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