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王小波:在無趣的世界裡,做一個有趣的人

高曉松說:他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

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在我心裡是神一樣的存在。

劉瑜說:他的書籍“影響了整整一代人”。

馮唐說:他的文字,仿佛鑽石著光,春花帶露,燦爛無比,蠱惑人心。

徐則臣說:他的作品參與了我們日常精神背景的建構,像空氣一樣,須臾不能離開。

葉兆言說:閱讀他的作品,就告訴你什麼是白天,什麼是黑夜。

採訪過他的編輯李靜說:我敢打一百萬的賭,他的作品將是被後世反復閱讀的不朽之作。

周國平說:他的文章寫得恣肆隨意,非常自由,常常還滿口諧謔,調侃中有一種內在的嚴肅,鄙俗中有一種純正的教養。

孫郁:閱讀他的書,我們常常要笑起來,他那麼漫不經心,卻又沉浸在思維的愉悅之中,談笑間一面面老朽的山牆轟然坍塌。

他們說的就是被譽為“浪漫騎士”,“行吟詩人”和“自由思想者”的作家王小波。

2018年4月11日,也就是前天,是作家王小波逝世21周年,當代作家身後寂寞者多多,

獲得長久聲望者,惟二三子而已,王小波思想的輻射力,在今天不是減弱了,而是越發顯得稀缺和獨特。

這個世界上好看的臉蛋太多,但是有趣的靈魂太少,王小波用他獨一無二的文字,展示出了一個理智,睿智又有趣的靈魂,成為無數文藝青年的偶像。

一,人生歷程

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于北京一個知識份子家庭,1973年,21歲的王小波回到北京,在西城區半導體廠做工人,國家恢復高考後,順利考上中國人民大學,就讀於貿易經濟系,畢業後,留校任教,不久赴美留學,獲得匹茲堡大學的碩士學位,回國後任職大學教師,1989年出版第一部小說集《唐人秘傳故事》,1991年出版代表作《黃金時代》出版,並獲得臺灣《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

次年,正式辭去教職,成為自由撰稿人,出版多部小說和隨筆集,深受業內認可,即使是以玩票的性質,應導演張元邀約寫作的電影劇本《東宮·西宮》在阿根廷國際電影節上也獲得最佳編劇獎,關於王小波的敘事可以說是90年代文學界、文化界與思想界的一個大事件,出現了“王小波熱”,至今還產生著巨大的影響。

王小波的創作,始終以一個觀察家的姿態關注社會普通民眾面臨的問題,

對現實社會的批判融入文本,以寓言、戲謾、反諷的修辭方式以反神話的寫作,在文本詼諧與張揚的同時又融入自由主義的精神,以自由主義思想來統領文本中的歷史世界。

他中西合璧,文理兼通,他寫小說,寫雜文,寫劇本,他荒誕不經又嚴肅無比,今天就來說說王小波身上的不同側面,幫你認識一個真正的王小波。

二,中國最早的程式猿

王小波從小就展露出了卓越的文學才能,但是他卻是個理科生,非常喜歡科學,終身追求著理性與邏輯,大學專業學的是商品學,還做過會計系的講師,尤其熱愛數學,在接受採訪時曾說,無聊的時候,最喜歡做的就是做數學習題集。在自己的小說中,遍佈著大量的科技梗,用科學來糅合文學,用理性來製造荒誕,這是他的小說顯得如此獨特的原因之一。

比如:

“墨子說,他兼愛無等差,愛著舉世每個人。這就是說,就總體而言,他的愛是個無窮大。有人問他,舉世有無數人,無法列舉,你如何愛之?這就是問他,怎麼來定義無窮大。他說,凡你能列舉之人,我亦愛之。這就是說無窮大大於一切已知常數。他既能定義無窮大,也就能定義無窮小。兩者都能定義,也就發明了微積分。”——《紅拂夜奔》

90 年代初,因為國內應用軟體缺乏,王小波自學了程式設計和C 語言,接著又學習了資料結構,演算法的相關知識,還有編譯原理,然後用自己的軟體寫小說,打漢字速度堪比英文盲打,自編了中文編輯器和輸入法打字、排版和體驗不輸給同一時代的產品,這種精神,很約伯斯,很互聯網。

據說當時中關村還有不少公司邀請過王小波加入他們,做個軟體工程師,可以說王小波是新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程式師,小說家裡的大極客。

三,真正的撩妹高手

仔細翻看王小波寫給李銀河的 情信集 《愛你就像愛生命》,在其中王小波用一封封情書重新定義了“肉麻”這個詞,簡直堪稱愛情雞湯王,比如:

“我會不愛你嗎?不會,愛你就像愛生命。”

“你的名字美極了。真的,單單你的名字就夠我愛一世的了。”

“你知道嗎,一想到你,我這張醜臉上就泛起微笑。”

“不管我本人多麼平庸,我總覺得對你的愛很美。”

“我和你就好像兩個小孩子,圍著一個神秘的果醬罐,一點一點的嘗它,看看裡面有多少甜”。

“做夢也想不到我把信寫在五線譜上吧?五線譜是偶然來的,你也是偶然來的。不過我給你的信值得寫在五線譜裡呢。但願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不敢怨恨你,就是你做出什麼樣的決定我都不怨恨。我把我整個的靈魂都給你,連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氣,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種壞毛病。它真討厭,只有一點好,愛你。”

“你心裡還有很多感情的波瀾,你要,就像波濤上的一隻白帆船。波濤下面是個謎,這個謎就是女性。我很愛這些,不管你是哭是笑,我全喜歡你。”

坦率的愛慕,直白的表達,敢說,敢寫,在心愛的人面前,這麼赤裸裸,像個追星族,完完全全的交出自我,就是連深受廣大女性喜愛的韓劇臺詞都比不上王小波的這些情話,他直白地告訴李銀河,無論你什麼樣子我都愛你,都崇拜你,都渴望你,這才是對女性最高級的表白,估計沒有哪個女人可以抵擋。

王小波的長相並不帥,甚至可以說有點醜,以至於李銀河最初在被他表白後感到有些難以接受,“他的長相……實在是種障礙,差一點就分手了”,但是最終還是被王小波純真詩意的文字,甜到掉牙的情書所打動了,兩人終於走在一起。

四,專業級的說服高手

王小波的爸爸是邏輯學家,自然而然的影響到了他,王小波從小就是一個追求,學習邏輯學、數學、理性的人,追求有趣,相信人的尊嚴和價值,渴望自由的、有智識的生活。在他的隨筆中面對疑題和困境總是直指核心,轉化成哲學式幽默,像個飽經風霜又耐心的老人給孩子們講道理,從來不按常理出牌,但總是能打動人心。

比如,《我怎樣做青年的思想工作》一文中,專門講述了他如何給沉迷于搖滾的外甥做思想工作。當時在清華電機系就讀的外甥,打算畢業後以搖滾樂為生,做個自由流浪的搖滾樂手,家人拿他沒辦法,只好求助於王小波,讓王小波來說服他,在和外甥簡短的交流後,外甥說,“痛苦是靈感的源泉”,王小波回應道:

“不錯,痛苦是藝術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柴科夫斯基自己可不是小伊萬;瑪瑞·凱瑞也沒在南方的種植園裡收過棉花;唱黃土高坡的都打扮得珠光寶氣;演秋菊的卸了妝一點都不悲慘,她有的是錢……聽說她還想嫁個大款。這種種事實說明了一個真理:別人的痛苦才是你藝術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會成為別人的藝術源泉。”

最終外甥“同意好好念書,畢業以後不搞搖滾,進公司去掙大錢”,反雞湯的開導模式,把正面說服和黑色幽默結合起來,從此外甥只服王小波。

這個外甥就叫姚勇,編寫過的程式最著名的是騰訊遊戲《QQ炫舞》,後來創辦自己的公司,音樂只是他的業務愛好,他曾加入了一支樂隊,還出了唱片,那支樂隊叫做水木年華。

五,做一個有趣的人

王小波的作品都在寫種種的遭遇,告訴我們,智慧、趣味、純真這些東西是極好的,在他的小說中有著凡人少見的精神漫遊和想像力,東遊西走,笑傲江湖,把不可能變為了可能,在桀驁不馴的天馬行空中,有溫情的浪漫、也有遊蕩的快慰。

在他出版的第一部小說集《唐人傳奇故事》中就用現代頑童的心情調侃唐人,講述了一個歡天喜地的逃離故事,而在著名隨筆《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中說道:

“我看到一個無智的世界,但是智慧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個無性的世界,但是性☆禁☆愛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個無趣的世界,但是有趣在混沌中存在。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講出來。”

他還說:

“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在生活的其它方面,某種程度的單調、機械是必須忍受的,但是思想決不能包括在內。胡思亂想並不有趣,有趣是有道理而且新奇。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最大的不幸就是有些人完全拒絕新奇。”

王小波無疑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啟蒙者之一,仿佛暗夜中的星光,刺穿重重迷霧,用他的文學作品和人生故事都啟發著我們,要勇敢破除眼前的庸常生活所帶給我們的束縛,決定我們的,是我們對人生的態度,而有趣和理性,才是我們真正該有的狀態,王小波的一生都在踐行他曾說過的話,“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像少年一樣呼啦飛》,記錄的是他和老伴旅遊的故事,書中已經六十多歲的退休老奶奶李心培,從零開始,學習英語,然後從來沒有出國的她帶著70多歲的老伴兒,托著行李箱,飛去了巴黎,從此開始了她的環球之旅,最終用6年的時間,走了39個國家,去了200多座城市。

在巴黎和小販討價還價,在埃茲小鎮結交畫家,在伊斯坦布爾逛王宮,在特拉維夫遭遇空襲警報,在多倫多幫朋友看房,在美國過耶誕節等等,發生了一連串的故事,遇見了異域他鄉的許多人,當然還看到了各種美景,像王小波曾經所鼓勵和宣揚的那樣,“在一個無趣的世界,做一個有趣的人,活出精彩的人生”,以夢為馬,咫尺天涯。

二,中國最早的程式猿

王小波從小就展露出了卓越的文學才能,但是他卻是個理科生,非常喜歡科學,終身追求著理性與邏輯,大學專業學的是商品學,還做過會計系的講師,尤其熱愛數學,在接受採訪時曾說,無聊的時候,最喜歡做的就是做數學習題集。在自己的小說中,遍佈著大量的科技梗,用科學來糅合文學,用理性來製造荒誕,這是他的小說顯得如此獨特的原因之一。

比如:

“墨子說,他兼愛無等差,愛著舉世每個人。這就是說,就總體而言,他的愛是個無窮大。有人問他,舉世有無數人,無法列舉,你如何愛之?這就是問他,怎麼來定義無窮大。他說,凡你能列舉之人,我亦愛之。這就是說無窮大大於一切已知常數。他既能定義無窮大,也就能定義無窮小。兩者都能定義,也就發明了微積分。”——《紅拂夜奔》

90 年代初,因為國內應用軟體缺乏,王小波自學了程式設計和C 語言,接著又學習了資料結構,演算法的相關知識,還有編譯原理,然後用自己的軟體寫小說,打漢字速度堪比英文盲打,自編了中文編輯器和輸入法打字、排版和體驗不輸給同一時代的產品,這種精神,很約伯斯,很互聯網。

據說當時中關村還有不少公司邀請過王小波加入他們,做個軟體工程師,可以說王小波是新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程式師,小說家裡的大極客。

三,真正的撩妹高手

仔細翻看王小波寫給李銀河的 情信集 《愛你就像愛生命》,在其中王小波用一封封情書重新定義了“肉麻”這個詞,簡直堪稱愛情雞湯王,比如:

“我會不愛你嗎?不會,愛你就像愛生命。”

“你的名字美極了。真的,單單你的名字就夠我愛一世的了。”

“你知道嗎,一想到你,我這張醜臉上就泛起微笑。”

“不管我本人多麼平庸,我總覺得對你的愛很美。”

“我和你就好像兩個小孩子,圍著一個神秘的果醬罐,一點一點的嘗它,看看裡面有多少甜”。

“做夢也想不到我把信寫在五線譜上吧?五線譜是偶然來的,你也是偶然來的。不過我給你的信值得寫在五線譜裡呢。但願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不敢怨恨你,就是你做出什麼樣的決定我都不怨恨。我把我整個的靈魂都給你,連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氣,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種壞毛病。它真討厭,只有一點好,愛你。”

“你心裡還有很多感情的波瀾,你要,就像波濤上的一隻白帆船。波濤下面是個謎,這個謎就是女性。我很愛這些,不管你是哭是笑,我全喜歡你。”

坦率的愛慕,直白的表達,敢說,敢寫,在心愛的人面前,這麼赤裸裸,像個追星族,完完全全的交出自我,就是連深受廣大女性喜愛的韓劇臺詞都比不上王小波的這些情話,他直白地告訴李銀河,無論你什麼樣子我都愛你,都崇拜你,都渴望你,這才是對女性最高級的表白,估計沒有哪個女人可以抵擋。

王小波的長相並不帥,甚至可以說有點醜,以至於李銀河最初在被他表白後感到有些難以接受,“他的長相……實在是種障礙,差一點就分手了”,但是最終還是被王小波純真詩意的文字,甜到掉牙的情書所打動了,兩人終於走在一起。

四,專業級的說服高手

王小波的爸爸是邏輯學家,自然而然的影響到了他,王小波從小就是一個追求,學習邏輯學、數學、理性的人,追求有趣,相信人的尊嚴和價值,渴望自由的、有智識的生活。在他的隨筆中面對疑題和困境總是直指核心,轉化成哲學式幽默,像個飽經風霜又耐心的老人給孩子們講道理,從來不按常理出牌,但總是能打動人心。

比如,《我怎樣做青年的思想工作》一文中,專門講述了他如何給沉迷于搖滾的外甥做思想工作。當時在清華電機系就讀的外甥,打算畢業後以搖滾樂為生,做個自由流浪的搖滾樂手,家人拿他沒辦法,只好求助於王小波,讓王小波來說服他,在和外甥簡短的交流後,外甥說,“痛苦是靈感的源泉”,王小波回應道:

“不錯,痛苦是藝術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柴科夫斯基自己可不是小伊萬;瑪瑞·凱瑞也沒在南方的種植園裡收過棉花;唱黃土高坡的都打扮得珠光寶氣;演秋菊的卸了妝一點都不悲慘,她有的是錢……聽說她還想嫁個大款。這種種事實說明了一個真理:別人的痛苦才是你藝術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會成為別人的藝術源泉。”

最終外甥“同意好好念書,畢業以後不搞搖滾,進公司去掙大錢”,反雞湯的開導模式,把正面說服和黑色幽默結合起來,從此外甥只服王小波。

這個外甥就叫姚勇,編寫過的程式最著名的是騰訊遊戲《QQ炫舞》,後來創辦自己的公司,音樂只是他的業務愛好,他曾加入了一支樂隊,還出了唱片,那支樂隊叫做水木年華。

五,做一個有趣的人

王小波的作品都在寫種種的遭遇,告訴我們,智慧、趣味、純真這些東西是極好的,在他的小說中有著凡人少見的精神漫遊和想像力,東遊西走,笑傲江湖,把不可能變為了可能,在桀驁不馴的天馬行空中,有溫情的浪漫、也有遊蕩的快慰。

在他出版的第一部小說集《唐人傳奇故事》中就用現代頑童的心情調侃唐人,講述了一個歡天喜地的逃離故事,而在著名隨筆《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中說道:

“我看到一個無智的世界,但是智慧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個無性的世界,但是性☆禁☆愛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個無趣的世界,但是有趣在混沌中存在。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講出來。”

他還說:

“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在生活的其它方面,某種程度的單調、機械是必須忍受的,但是思想決不能包括在內。胡思亂想並不有趣,有趣是有道理而且新奇。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最大的不幸就是有些人完全拒絕新奇。”

王小波無疑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啟蒙者之一,仿佛暗夜中的星光,刺穿重重迷霧,用他的文學作品和人生故事都啟發著我們,要勇敢破除眼前的庸常生活所帶給我們的束縛,決定我們的,是我們對人生的態度,而有趣和理性,才是我們真正該有的狀態,王小波的一生都在踐行他曾說過的話,“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像少年一樣呼啦飛》,記錄的是他和老伴旅遊的故事,書中已經六十多歲的退休老奶奶李心培,從零開始,學習英語,然後從來沒有出國的她帶著70多歲的老伴兒,托著行李箱,飛去了巴黎,從此開始了她的環球之旅,最終用6年的時間,走了39個國家,去了200多座城市。

在巴黎和小販討價還價,在埃茲小鎮結交畫家,在伊斯坦布爾逛王宮,在特拉維夫遭遇空襲警報,在多倫多幫朋友看房,在美國過耶誕節等等,發生了一連串的故事,遇見了異域他鄉的許多人,當然還看到了各種美景,像王小波曾經所鼓勵和宣揚的那樣,“在一個無趣的世界,做一個有趣的人,活出精彩的人生”,以夢為馬,咫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