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市檢察院與市文化委共同舉行保護版權協作機制會簽儀式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創新發展的重要理念,

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營造我市繁榮、有序的創新發展環境,4月26日,在世界智慧財產權日當天,市檢察院與市文化委共同舉行《保護版權協作機制》簽約儀式。會議邀請市高級法院、市公安局相關部門領導和人員出席。

在簽約儀式上,市文化委黨委委員、副主任、市版權局副局長王增恂介紹了我市智慧財產權保護狀況,特別是版權管理部門打擊侵犯著作權違法犯罪案件辦理情況和取得的成效。他指出,當今世界,智慧財產權已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

版權行政管理部門和司法部門應當密切協作,提升重慶智慧財產權保護和監管能力,激發全市創造活力,營造繁榮、有序的創新發展環境。

市檢察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鐘勇介紹了近三年全市檢察機關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工作情況和典型案例。他強調,要充分利用大資料等現代資訊技術,著力打擊利用網路侵權盜版犯罪,堅持打掉犯罪源頭,堅決打擊鏈條式產業化犯罪,

共同推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實現打擊智慧財產權違法犯罪的無縫對接,切實維護智慧財產權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市檢察院與市文化委簽訂了《保護版權協作機制》。為加強對侵犯著作權、網路侵權盜版行為的打擊力度,雙方建立了以下工作協作機制:

一是建立資訊共用和案情通報機制,定期相互通報版權案件的辦理情況。

二是建立案件辦理協作機制,

會同偵查機關等部門,綜合運用掛牌督辦等多種方式強化辦案效果,形成打擊合力。

三是建立專業知識和專業鑒定諮詢機制,解決案件辦理中的專業疑難問題。

四是建立前沿問題交流研討機制,對於新情況新問題共同研究,不斷提升辦理此類案件的能力水準。

● 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有效落實加強產權司法保護“12條意見”、服務保障中國(重慶)自貿試驗區建設“15條意見”以及服務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18條意見”,

準確把握服務發展的切入點和著力點,依法起訴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27件84人,有力維護了公平競爭、健康有序的市場秩序。

● 市檢察院、分院進一步強化對轄區院辦理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的指導和協調,加強類案法律理論研究,及時彙編、發佈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的典型案例,指導各級公訴部門依法辦案、妥善處置。

● 強化訴前引導,對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重大、複雜、疑難案件,堅持在第一時間組織精幹辦案力量適時介入偵查,確保高效高質起訴。

● 市檢察院組建成立智慧財產權犯罪公訴專業團隊,實行以市檢察院為主導,三級院聯動共建的管理模式,專業團隊在市檢察院統籌下定期組織開展課題研究、教育培訓、編撰指導案例、制定辦案指引等工作,為全市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提供智力支援。

● 積極配合智慧財產權民事、行政和刑事“三合一”跨區域集中管轄訴訟機制改革,構建符合智慧財產權司法特點和規律的工作機制,進一步推動司法標準統一,優化訴訟資源配置,提高智慧財產權案件品質,完善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

● 探索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專人專辦工作模式,選拔辦案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的業務骨幹專門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案件,不斷提升辦理侵權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專業化水準。

● 嚴格審查案件證據材料,嚴格把握刑事證明標準,嚴格區分罪與非罪界限,嚴格堅守案件品質“生命線”。

● 更加注重辦案方式,在依法追究負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後,對涉案但不涉罪的企業儘量不干擾影響其正常經營活動。

● 根據案件性質和犯罪嫌疑人不同情況實行區別對待,該嚴則嚴,當寬則寬,寬嚴互補,寬嚴有度,從犯罪的實體處理到適用訴訟程式均體現寬嚴相濟精神。

● 強化訴前引導,對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重大、複雜、疑難案件,堅持在第一時間組織精幹辦案力量適時介入偵查,確保高效高質起訴。

● 市檢察院組建成立智慧財產權犯罪公訴專業團隊,實行以市檢察院為主導,三級院聯動共建的管理模式,專業團隊在市檢察院統籌下定期組織開展課題研究、教育培訓、編撰指導案例、制定辦案指引等工作,為全市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提供智力支援。

● 積極配合智慧財產權民事、行政和刑事“三合一”跨區域集中管轄訴訟機制改革,構建符合智慧財產權司法特點和規律的工作機制,進一步推動司法標準統一,優化訴訟資源配置,提高智慧財產權案件品質,完善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

● 探索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專人專辦工作模式,選拔辦案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的業務骨幹專門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案件,不斷提升辦理侵權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專業化水準。

● 嚴格審查案件證據材料,嚴格把握刑事證明標準,嚴格區分罪與非罪界限,嚴格堅守案件品質“生命線”。

● 更加注重辦案方式,在依法追究負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後,對涉案但不涉罪的企業儘量不干擾影響其正常經營活動。

● 根據案件性質和犯罪嫌疑人不同情況實行區別對待,該嚴則嚴,當寬則寬,寬嚴互補,寬嚴有度,從犯罪的實體處理到適用訴訟程式均體現寬嚴相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