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張學良在百歲壽誕上,遇見楊虎城後人,為何不發一言?

西安事變對抗日戰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最開始蔣介石一直秉著“攘外必先安內”的準則,可是當時戰爭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局面,為此張學良和楊虎城做出了一項驚人的決定,

軟禁蔣介石,最終西安事變使得蔣介石同意了一同抗日。

而因為這樣的決定,張學良和楊虎城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張學良被軟禁在臺灣長達60年,而楊虎城也被外遣,失去了軍權。這對於一個熱血軍人來說,無疑是比要了他的命還要難受。在七七事變之後,

他請求回國抗戰,但是沒有得到批准,因為對祖國十分惦念,楊虎城偷偷回國了,可是由於蔣介石的軍統的偵查力強悍,他被逮捕了。

這次楊虎城被蔣介石軟禁了長達12年,如果就這樣軟禁下去倒也保住了命。可是在解放戰爭後期,國民黨失敗蔣介石棄守重慶之時,對當時的保密局局長毛人鳳下達了這樣的一條命令,刺殺楊虎城一家人,就這樣楊虎城一家被殺。

在1991年,張學良和他的妻子結束了幽禁生活前往美國探親,而楊虎城的孫子楊瀚,選擇去拜訪這位年邁的老人,畢竟他的祖父和張學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西安事變後,張學良和楊虎城一家關係十分親密。但是當他見到張學良的時候,卻是與想像中完全不一樣的局面。

即使張學良聽到他是楊虎城的孫子的時候,也是無動於衷,什麼也沒有說,這是楊瀚在來之前絕對沒有想到的。後來楊瀚在張學良的百歲壽誕上出席,可是這次張學良依舊沒有和楊瀚說話。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張學良和他閉口不談呢?

楊瀚一直再斟酌原因,按理說張學良和祖父是關係十分密切的好友啊。後來在研究中,我們發現張學良在任何時候都絕口不提當年的西安事變,也許是因為當時的事情對他影響太深了吧。在後期回憶錄中,我們不難發現,張學良後悔發動了西安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