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投資機構為什麼不投晶片?

前段時間,美國宣佈制裁中興通訊公司,禁止中興從美國進口晶片,讓中興陷入了困境。“中興事件”也反映了中國在晶片等高科技產業方面的薄弱。

4月24日,在“第十二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上,

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回答了“投資人為什麼不投晶片”這個問題。

首先,朱嘯虎表示,中國投資機構不是不投晶片,之前金沙江創投就投過幾個,但都血本無歸。他認為,晶片投資最大的難點就是投資與回報不成比例。

首先,朱嘯虎表示,

中國投資機構不是不投晶片,之前金沙江創投就投過幾個,但都血本無歸。他認為,晶片投資最大的難點就是投資與回報不成比例。

中國的晶片公司大部分是單一產品公司,這樣的公司從長遠來看回報是有問題的,因為生命週期很短,很快就下降到平均水準。而且晶片公司的單一性導致了它要麼成功,要麼失敗,幾乎很難轉型或變通。

另外,晶片的前期投入很大,

研發人員、技術投入都是很高的成本,但是最成功的晶片企業的估值也就在10-20億美元,它不像騰訊、阿裡那樣能做到四五千億美元的市值。對投資人來說,這種投入和回報是不成比例的。

另外,晶片的前期投入很大,研發人員、技術投入都是很高的成本,

但是最成功的晶片企業的估值也就在10-20億美元,它不像騰訊、阿裡那樣能做到四五千億美元的市值。對投資人來說,這種投入和回報是不成比例的。

其次,從中期來看,任何大的行業都有週期性,任何大的新平臺發展起來之後,先出來的肯定是做硬體的公司,比如說PC時代走出來的是英特爾、IBM、思科;人工智慧時代是英偉達。

而晶片產業一旦有了領先的公司之後,後面的新公司就很難做了,

尤其是晶片公司前期投入非常大,靠先發優勢佔據市場的公司可以把成本攤得很低,這樣後面的競爭者就很難追得上來。

最後,朱嘯虎認為,中國企業比較靠譜的做法是,先積累資金和實力,然後走技術路線。

但筆者認為:“不管現狀有多困難,

中國要在短期內(3年左右)研發與製造出真正屬於自己的晶片,這個目標肯定要達成的了”。

說到這還得“感謝美國的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