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主戰坦克都過氣了?美國忍不了了:跟風我們研發輕型坦克

據媒體報導,美國陸軍新一代輕型坦克已經出現了第二個型號,

對於美國陸軍來說,新型輕坦的裝備意味著美國陸軍正式開始向我國陸軍學習,開始構建“新輕坦+重型步兵戰車”的新型打擊體系,這種作戰模式是我國首先提出的,即首先研發一款30噸級的新型坦克,其次在這款坦克的基礎上研發新一代重型步兵戰車。對於我國陸軍來說,這種模式不但有利於我國新一代裝甲部隊輕量化以及快速反應能力增強,另一方面我國空軍的戰略運輸部隊也完全是在這種坦克和重型步兵戰車的基礎上進行研發的,
即下一代的運30和運20都擁有相當強悍的運輸能力且正好和我國陸軍裝備適配。

而美國陸軍這款戰車就完全不同了,是在新加坡的NGAFV型底盤上改進而來且集成了比利時公司的105毫米火炮,

戰鬥全重達到了32噸左右,但相對的馬力卻僅有530馬力,即裝備了一台400千瓦級的發動機。但相對的,這款坦克的作戰能力卻未必有那麼強悍,新加坡這款底盤實際上只是一款裝甲車的底盤,防護能力完全達不到坦克的水準,而比利時這種105毫米炮塔實際上火力並不算強大,因為本質上只是一款為步兵戰車研發的低膛壓坦克炮。

此外動力也是一個大問題,530馬力的發動機實際上是無法滿足需求的,尤其是對於坦克來說,30噸級的坦克僅裝備一套530馬力的發動機意味著噸/馬力比只有17到18,這個功率甚至無法滿足整個坦克在越野以及其他方面的需求,而為了保證正常情況下的作戰,坦克的噸/馬力比一半至少要求達到25以上,

30噸級的坦克至少需要800馬力的發動機,即600千瓦左右,低於這個功率就很慢滿足動力上的需求。我國的新輕坦重量同樣是30噸級,但其發動機的功率卻達到了1000馬力,這意味著這款坦克在噸/馬力比達到了30以上,這不但讓這款輕型坦克可以達到80千米以上的公路機動速度,還能保證坦克在需要的時候掛載各種重型裝甲依舊保證足夠的機動性而不會降低速度,
這也是我國坦克的最大優勢。

此外美國空軍的戰術運輸機最大載荷只有20噸,而戰略運輸機卻達到了近80噸,我國空軍的戰術運輸機未來運載量可以達到30到35噸,戰略運輸機運載量則在65到70噸,分別可以運載1到2輛戰車,在效率上可以達到最高的級別,對於我國陸軍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好事,而美國陸軍如果無法裝備整個體系,即使研發出類似我國的輕型坦克也是毫無作用的。美國陸軍無論是在技術發展還是在其他方面比起我國陸軍都是有一定差距的,尤其是在新技術研發上,美國陸軍實際上遠遠不如我國陸軍的,我國陸軍已經掌握了未來陸軍的發展脈絡,遠超美國的規劃。

對於我國陸軍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好事,而美國陸軍如果無法裝備整個體系,即使研發出類似我國的輕型坦克也是毫無作用的。美國陸軍無論是在技術發展還是在其他方面比起我國陸軍都是有一定差距的,尤其是在新技術研發上,美國陸軍實際上遠遠不如我國陸軍的,我國陸軍已經掌握了未來陸軍的發展脈絡,遠超美國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