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下大道旗魚羹,源自1950年,魚丸彈牙羹湯鮮爽

“下大道”一名源自西門路,府前路口有一間良皇宮主祀保生大帝,

為了與同樣主祀保生大帝的祀典興濟宮有所區別,因而稱為“下大道公廟”(保生大帝民間俗稱“大道公”),因此這府前路以南,西門路以西這塊區域,有不少店家都以“下大道”為店名。

下大道旗魚羹就坐落這此區域,沒有明顯的招牌,卻擁有絡繹不絕的老主顧。

最早在南都戲院旁賣魚羹,歷經幾次搬遷後落腳此處,老闆每天到魚市場買新鮮的旗魚打成魚漿後製成魚丸,羹湯也加入魚漿、番茄、三層肉、高麗菜、太白粉熬煮,吸收了蔬菜與肉塊精華,甘甜又清爽,上桌前加上一匙沙茶醬提味,配上令人大口滿意的魚丸,吃過的人都豎起大拇指,還有人說“這是台南最好吃的旗魚羹!”單吃旗魚羹爽口,如果想吃飽可以加面或米粉,
或是學老客人的吃法,來一碗“米粉面加肉”,一大碗中有米粉,有面,有三層肉和旗魚丸,一網打盡,一次滿足。

小貼士:德成一字牌香醋、東城醬油膏、蒜泥、辣醬等是放置中桌上的調味料,老客人都會添加一些香醋和醬油膏、蒜泥,可以先吃原味,

再憑喜好添加,試試當地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