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會用支付寶,可你真的懂支付寶嗎?

"支付寶"相信這三個子對於很多人來說都不會陌生。那麼我想問一個問題,你真的會用支付寶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看現在一個非常神秘的行業——支付。

事實上,每一筆支付行為的背後都有巨大的利潤。

只要不是現金都會產生現因的費用。這些費用就會落入一家口袋裡,這家公司叫銀聯。

我們在反過來看看支付的情況。

對於店家,顧客用信用卡買單,店家也需要支付一些手續費;

我們可以把銀聯看成銀行卡的聯盟,成立於2002年的上海。幾乎每一張銀行卡和信用卡上面都有銀聯的標記。在2002年以前銀行與銀行之間是相互獨立的,不能相互取錢,

更不用說在POS機上刷卡了。這就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和時間陳本。於是在央行的建議之下就成立了銀聯。

用POS機刷卡,也是有費用的。只不過這個費用不是算在個人的頭上。而是算在了商家的頭上。比方你去小賣部買了100元的辣條,用工行卡在卡友的POS機上刷卡付出100元,

餐廳需付出1.25%的手續費,也就是1.25元,這1.25元依照7:1:2的份額分配給 髮卡行(工行)、清算機構(銀聯)、收單機構(卡友)。

讓我們來看一下 刷卡付出和掃碼付出別離發生的手續費:

悶聲發大財的職業,你真的懂付出寶麼?

刷卡付出,商戶需求繳納 6元,而掃碼付出,商戶僅付出 3.8元。

其實早在2003年10月支付寶就開始了。2003年10月,taobao推出 付出寶,從此在taobao上的跨行付出成為這樣:

悶聲發大財的行業,

你真的懂支付寶麼?

也即是你去taobao買一件100元的產品,是經過付出寶綁定農行卡付出的,這100元實踐是交給付出寶的農行對公帳戶,然後付出寶再從工行對公帳戶中轉給商家的建行帳戶100元。

能夠看到,中心沒有銀聯參加,這是銀聯挨的 第一記重拳,這記重拳讓銀聯掉了一顆牙齒,這顆牙齒叫電商。

銀聯掉的第二顆牙齒叫移動付出。

不僅僅在國內,國外的銀聯市場也在支付寶的步步緊逼下一步步縮小。目前一家覆蓋了超過226個國家。

那麼,有些人會擔心,支付寶一家獨大會不會提高手續費呢?我相信是不會的。

真實的獨佔是什麼?是車牌。沒有付出車牌,美團付出做的多好都得被下架;沒有電信業務車牌,三大運營商就沒有競爭者。

所以,你理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