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盤點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志士,個個都是將軍之才(九)

33、朱雲卿——中華蘇維埃軍委會總參謀長

朱雲卿,1907年出生于廣東梅縣。1921年隨叔父到印尼打工。1924年回廣州,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1925年10月參加討伐反動軍閥陳炯明的第二次東征,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8月,率北江農軍參加了南昌起義。 9月,參加了著名的秋收起義隨毛上了井岡山,參加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1928年夏,擔任紅四軍31團團長,1929年1月,率領紅31團隨紅四軍主力進軍贛南閩西,開闢新的革命根據地。3月,任紅四軍參謀長。1930年6月,任紅一軍團參謀長,8月任紅一方面軍參謀長。

1931年1月15日,中革軍委任命朱雲卿為中革軍委總參謀部代部長,年僅24歲的他便成為我軍第一位總參謀長。1931年5月初,紅軍正處於第二次反"圍剿"期間。至5月15日,紅軍橫掃700余華里,打到中村附近裡,朱雲卿英勇負傷,住進江西吉安東固附近的紅軍後方總醫院。在醫院中不幸被國民黨特務暗殺,犧牲時年僅24歲。

34、黃公略——紅6軍軍長

黃公略,原名漢魂,

字家杞,1898年2月20日生於湖南省湘鄉縣。1915年,黃公略參加了湘軍,當過文書、教員、排長。1922年秋考入湖南陸軍講武堂,1923年8月結業後回湘軍第2師3旅6團任副連長、連長。1926年7月,湘軍第2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8軍第1師。因在北伐戰爭中作戰勇敢,黃公略被提升為第2師第30團少校團副。1927年1月,黃公略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高級班。12月,他參加了張太雷、葉劍英、葉挺領導的廣州起義。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8年7月同彭德懷、滕代遠等領導平江起義,1929年4月,黃公略任湘鄂贛邊境紅軍支隊支隊長,9月初彭德懷率部返回湘鄂贛邊區與紅軍支隊重新合編為紅5軍,任副軍長。1930年1月,調任紅6軍軍長。同年7月,毛澤東率領紅4軍、紅12軍再次來到贛西南,同紅3軍會合,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1軍團,

黃公略所部直接接受毛澤東、朱德的指揮。曾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圍剿”,戰功卓著。1931年9月15日,黃公略率領紅三軍在贛南東固行軍時遇敵機空襲,被低空盤旋的敵機掃射擊中腹部,因失血過多於當夜犧牲。

35、韓永祿——紅二十二軍軍長

韓永祿,名煜,曾化名劉士貴,1905年出生於河北省完縣西五裡崗村一戶富裕農民家庭。1922年入保定育德中學學習,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6年3月,被選派到毛澤東主辦的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1927年任完縣縣委書記。1928年1月,任聯合縣委書記。

1930年6月,遵照中共順直省委的指示,準備發動五裡崗暴動,8月17日,組建農民暴動司令部,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22軍,韓永祿任總指揮。1930年秋,韓永祿奉順直省委的指示,到晉縣領導農民暴動工作。1931年1月26日,因叛徒告密,在晉縣東關策劃農民武裝起義時,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9月28日,被敵人殺害于北平天橋,年僅26歲。

36、許繼慎——紅一軍軍長

許繼慎(1901-1931),漢族,安徽省六安市人,中國工農紅軍早期傑出將領,軍事家。先後參加黃埔軍校兩次東征,並歷任工農紅軍葉挺獨立團隊長、營長和團參謀長,在任中國工農紅軍第1軍軍長、鄂豫皖特委委員、紅11師長時在鄂豫皖根據地時期取得雙橋鎮大捷等一系列勝利。

許繼慎1901年出生在安徽省六安縣石堰鄉土門店一個普通農民家庭,許繼慎在家譜上的名字叫做許紹周,乳名雙喜。1919年,許繼慎參加了五四運動。1920年到安慶,考入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不久,轉入安徽省立第一師範。1921年4月,許繼慎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5月考入黃埔軍校第1期第二隊,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2月和10月,許繼慎參與兩次東征,表現英勇。1926年3月"中山艦事件"後,許繼慎被調往政治訓練班第2中隊任隊長。1927年7月,參加國民革命軍第4軍葉挺獨立團,作為北伐先遣隊,5月初從廣東肇慶出師北伐。大革命失敗後,他在安徽、上海等地從事中共的秘密工作。1930年3月,黨中央派許繼慎前往鄂豫皖蘇區,任鄂豫皖特委委員、中國工農紅軍第1軍軍長、鄂豫皖特委委員,實現了鄂豫皖紅軍的統一指揮。1931年張國燾把持了鄂豫皖蘇區的軍政大權,同年11月被張國燾殺害於河南省光山縣白雀園,年僅30歲。

到晉縣領導農民暴動工作。1931年1月26日,因叛徒告密,在晉縣東關策劃農民武裝起義時,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9月28日,被敵人殺害于北平天橋,年僅26歲。

36、許繼慎——紅一軍軍長

許繼慎(1901-1931),漢族,安徽省六安市人,中國工農紅軍早期傑出將領,軍事家。先後參加黃埔軍校兩次東征,並歷任工農紅軍葉挺獨立團隊長、營長和團參謀長,在任中國工農紅軍第1軍軍長、鄂豫皖特委委員、紅11師長時在鄂豫皖根據地時期取得雙橋鎮大捷等一系列勝利。

許繼慎1901年出生在安徽省六安縣石堰鄉土門店一個普通農民家庭,許繼慎在家譜上的名字叫做許紹周,乳名雙喜。1919年,許繼慎參加了五四運動。1920年到安慶,考入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不久,轉入安徽省立第一師範。1921年4月,許繼慎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5月考入黃埔軍校第1期第二隊,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2月和10月,許繼慎參與兩次東征,表現英勇。1926年3月"中山艦事件"後,許繼慎被調往政治訓練班第2中隊任隊長。1927年7月,參加國民革命軍第4軍葉挺獨立團,作為北伐先遣隊,5月初從廣東肇慶出師北伐。大革命失敗後,他在安徽、上海等地從事中共的秘密工作。1930年3月,黨中央派許繼慎前往鄂豫皖蘇區,任鄂豫皖特委委員、中國工農紅軍第1軍軍長、鄂豫皖特委委員,實現了鄂豫皖紅軍的統一指揮。1931年張國燾把持了鄂豫皖蘇區的軍政大權,同年11月被張國燾殺害於河南省光山縣白雀園,年僅3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