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取消高考加分”後 體育和奧數該堅持還是放棄?

2018年3月21日,教育部官網公開發佈了《教育部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明確全面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蹟等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

這個“重磅”的政策一出臺,立刻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關注。實際上,教育部在2014年就發佈了《關於進一步減少和規範高考加分專案和分值的意見》,要求從2015年1月1日起,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蹟等5項加分項目。

今年的這個通知只是進一步強調,全面取消這5項加分專案。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全國各省市均已於2015年落實了“取消高考加分”的招生政策。筆者所在的廣東省更是走在了全國的前列,2014年5月,廣東省出臺《關於調整廣東省高考加分專案和進一步加強管理工作的通知》,取消加分的專案包括中學生各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各類科技競賽及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專案和省級優秀學生等。

“取消高考加分”的招生政策在全國已經實施了3年,且3年來平穩過渡,越來越被廣大考生所認同。今年教育部頒佈的政策只是將《意見》上升為《通知》層面,對廣大考生來說沒有更大的影響。3年來,這項政策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消減了招生過程中的腐敗現象。由於有“自主招生”政策的替代,一流高校在選拔生源方面的措施更為豐富和合理。

社會上還有不少人對這項招生政策存在理解上的誤區:

誤區之一:“取消體育特長生加分,對校園體育,對學生體育運動,對學生身體健康,都是一個挑戰。一方面,取消體育特長生加分項目,雖然不是明確反對學生參加體育運動,也不是否定學校的體育教育,卻必然加大校園體育工作難度和學生體育運動壓力;另一方面,取消體育特長生加分項目,

愛好體育的體育特長生將失去競爭優勢,對體育鍛煉產生挫敗感。原來積極安排學生體育的學校,將可能一反常態。”

這種論調十分片面偏激。首先,學校體育是常規教學的一部分,是全體學生的必修課,也是課外活動的組成部分,不會受到少數體育特長生的加分與否影響;其次,隨著我國民眾生活水準的提高,全民體育運動的風尚已經形成,中小學生對體育活動的愛好和參與與日俱增,

這是社會的進步的特徵之一。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家長讓孩子參加各種專項體育運動培訓,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孩子的身體素質,培養孩子的運動技能和對運動的愛好,而不是為了高考加分。

誤區之二:“取消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加分之後,學校將不會重視競賽,學生對參與學科競賽的熱情將會大大降低。”

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我預測今後一段時期也不會發生。一流高校更願意錄取5大學科競賽成績優秀的學生,是相關高校根據多年來對不同類型的生源在大學期間的學業表現跟蹤調查回饋結果的一種認知。競賽生在大學期間整體上表現得更為優秀,原因是這批學生是各地最優秀中學選拔出的最優秀的學生,這些學生學有餘力,除了完成正常的高中畢業所要求的國家課程外,還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學習競賽課程(一般為大學的相關課程)。進入大學相關專業之後,他們比其他同學能力更強,視野更開闊,對所學專業認識也更清晰。

參與5大學科(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電腦)競賽通常是各省市最優秀的學校的“專利”,只有這類學校才具備合格的競賽指導師資和相應的生源。無論是2010年前的競賽保送,2014年前的競賽高考加分投檔,還是目前以競賽生的身份參與一流大學的自主招生,各省(直轄市)受益的高中學校大多只有5、6所,最多不超過10所高中。

儘管2010年之後,取消了競賽保送上大學,改為“在高考成績上加20分投檔”的政策,2014年“取消學科競賽加分”,但各省(直轄市)傳統優秀高中對5大學科競賽的熱情不減反增:因為排名最靠前的大學如北大、清華、中科大、浙大等學校的理工類專業自主招生仍然最青睞競賽成績優異的學生,競賽成績優異的學生更容易通過自主招生高考降分錄取,進入國家隊和國家集訓隊的學生可以直接保送上北大清華兩所高校。實際上,每年各省(直轄市)的300多所傳統名高中為北大清華、中科大提供了絕大部分生源。由於每年各高校的招生人數都直接下放到各省,故省內傳統名高中之間為了更多的學生考入一流名校,高考競爭和學科競賽競爭都是十分激烈的。2018年教育部的《教育部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不會改變這種局面。

(作者鄧海清,深圳中學高級教師。20餘年高中畢業班任教經歷,在《生物學通報》等刊物發表論文十餘篇。長期關注教改,網名“教書匠人”,所撰寫的文章《我為什麼推薦深圳中學》、《王錚,一個時代的領舞者》、《八年課改對深圳中學高考升學率的影響》、《一個學生領袖之痛》受到廣泛關注。)

面向高中三學年學生提供科目選擇、衝刺提分、志願填報為主的一站式新高考解決方案。詳情請掃二維碼或點選連結查看詳情:

高考王者

(點擊查看詳情)

責編:鄧江秀

一流高校更願意錄取5大學科競賽成績優秀的學生,是相關高校根據多年來對不同類型的生源在大學期間的學業表現跟蹤調查回饋結果的一種認知。競賽生在大學期間整體上表現得更為優秀,原因是這批學生是各地最優秀中學選拔出的最優秀的學生,這些學生學有餘力,除了完成正常的高中畢業所要求的國家課程外,還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學習競賽課程(一般為大學的相關課程)。進入大學相關專業之後,他們比其他同學能力更強,視野更開闊,對所學專業認識也更清晰。

參與5大學科(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電腦)競賽通常是各省市最優秀的學校的“專利”,只有這類學校才具備合格的競賽指導師資和相應的生源。無論是2010年前的競賽保送,2014年前的競賽高考加分投檔,還是目前以競賽生的身份參與一流大學的自主招生,各省(直轄市)受益的高中學校大多只有5、6所,最多不超過10所高中。

儘管2010年之後,取消了競賽保送上大學,改為“在高考成績上加20分投檔”的政策,2014年“取消學科競賽加分”,但各省(直轄市)傳統優秀高中對5大學科競賽的熱情不減反增:因為排名最靠前的大學如北大、清華、中科大、浙大等學校的理工類專業自主招生仍然最青睞競賽成績優異的學生,競賽成績優異的學生更容易通過自主招生高考降分錄取,進入國家隊和國家集訓隊的學生可以直接保送上北大清華兩所高校。實際上,每年各省(直轄市)的300多所傳統名高中為北大清華、中科大提供了絕大部分生源。由於每年各高校的招生人數都直接下放到各省,故省內傳統名高中之間為了更多的學生考入一流名校,高考競爭和學科競賽競爭都是十分激烈的。2018年教育部的《教育部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不會改變這種局面。

(作者鄧海清,深圳中學高級教師。20餘年高中畢業班任教經歷,在《生物學通報》等刊物發表論文十餘篇。長期關注教改,網名“教書匠人”,所撰寫的文章《我為什麼推薦深圳中學》、《王錚,一個時代的領舞者》、《八年課改對深圳中學高考升學率的影響》、《一個學生領袖之痛》受到廣泛關注。)

面向高中三學年學生提供科目選擇、衝刺提分、志願填報為主的一站式新高考解決方案。詳情請掃二維碼或點選連結查看詳情:

高考王者

(點擊查看詳情)

責編:鄧江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