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闆:傳統薪酬模式過時了,導入這種激勵模式,企業利潤提升30%

作者:盧老師

點擊右上角“+關注”,長期分享激勵員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業利潤的薪酬績效激勵機制及股權、合夥人、預算的專業知識!

導讀:

一老闆與主管商量:你現在月薪是5000元,

年底十三薪一共65000元,現在我想每個月發你4000元,年底按標準發25000元(考核須達到95分)獎金,總數是73000元,幹不幹?這是一家企業老闆親口告訴我的“年薪”制。

以年度為單位評價員工表現與激勵留人看似很合理,可這都是事後諸葛,員工每天、每月的工作成果與及時激勵遠比年終評價更有意義。企業一方面要將激勵長效化,一方面還要關注激勵的短期化,這才能相輔相成、長短兼顧。

20世紀50年代末,赫茲伯格博士提出雙因素激勵理論:在所有的激勵機制當中,或者企業的機制當中大致可以區分為兩種機制——保健機制和激勵機制,也可以叫做因數。

保健因數就是說公司有,但員工得不到激勵,公司沒有,員工會抱怨,是必須要給到員工的,

保健因數是沒有激勵價值的,公司給的越多未必有價值,只是滿足員工基本的需要,或者說匹配性的需要。激勵因數是說公司沒有,員工沒有動力,如果有員工就有動力。

舉個例子,比如說一個崗位的員工拿的是固定工資5000元,公司看他表現不錯加了1000塊錢。首先有一個短暫的激勵因數,因為在加完1000塊錢之後的兩三個月的時間當中,員工覺得這是公司對他的認可,也增加了收入,

所以他會有一段時間非常的感恩,非常努力做好工作,但是三個月之後他的動力就會慢慢的削弱,因為固定加薪的模式其實是短期的激勵因數,長期來看就是保健因數。

你是否留意到:

在你企業實行相對固定的薪酬的一些崗位,假如以前是每月5000元,

第二年增至每月7000元。雖然收入水準增加了,但員工的價值不僅沒能同比增長,還有可能下降。這是為什麼?採用固定薪模式只適合價值標準低的崗位。對於管理者,常常會發生“價值收入逆反規律”,即收入上升,價值可能還會下降。

員工收入增加,而價值未必同步增長,原因何在?其根源還是薪酬設計。固定薪酬模式之下,員工收入與價值創造常常脫節。

好的薪酬分配方式應該實現2大功能:

(1)共贏:就是員工工資越增長,企業利潤也在增長

(2)激勵:員工能清晰知道如何漲工資,並且有多維度的漲薪管道。

激勵性薪酬設計,薪酬四性必須做到四個轉向:

將剛性轉向彈性;

將定薪級轉向定薪幅;

將薪酬與績效掛鉤,轉向薪酬與績效融合;

將以考核評估為導向,轉向以價值管理為導向。

基於以上,想讓讓員工拼命幹,為自己而幹?必須懂最具激勵的薪酬模式——全績效三大模式一、精神激勵,獎勵積分,及時認可,即時激勵。

積分式是薪酬績效激勵的延伸和補充,能以極低的成本,激勵員工,讓員工不僅明確工作的方向,還會主動承擔更多的責任,不再為錢斤斤計較。舉個例子:當員工遲到了,不扣錢,扣分。做了好人好事,不獎錢,獎券。

很多時候,90後員工最在乎的不一定是錢,而是你對他的尊重與認可。

馬雲說過:我們給結果獎勵,給努力掌聲。所以,員工努力的過程,即時沒有結果,也應該有積分。

肯定員工付出一切,這是對90後的尊重,也是凝聚人心的機會。

積分的核心價值:

用分值量化員工的變現,清晰記錄與展現員工的貢獻

不直接獎錢,卻比錢更有意義,比傳統評分方式更客觀具體

員工普遍認同,不反感,容易落地

將欣賞、快樂、激勵、福利融為一體,創造屬於員工的快樂文化,讓員工關係更加融洽

二:KSF薪酬全績效模式,企業員工共贏的加薪方式。

KSF思維:

加薪思維:給員工一份加薪計畫,給企業一套改善業績的方案。

平行線思維:員工利益與企業效益高度粘合、實現目標一致利益趨同。

KSF薪酬全績效模式強調兩點:

直接面對員工的新酬,而且與大部分薪酬相關,因此從員工的角度來看,必須快速執行到位,提高自己的收入。

直接面對與經營成果,通過產值化與價值化,大力促進經營成果的改善,而且只有經營成果得到改善,員工才能獲得更多更高收入。

正是由於KSF薪酬全績效模式抓住這兩個要點,無論是企業主還是員工,都期待業績優化、收入提高,而且是快效實現。

★《績效核能》KSF、PPV、積分式薪酬全績效模式(贈送視頻課程) ¥46 購買

1、朋友圈績效乾貨知識分享 ;

2、KSF和合夥人學習視頻;

3、線上輔導1小時。

4、免費解答績效困惑。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KSF快速、直接有效!

這家企業自2017年9月份開始落地推行KSF薪酬全績效模式,僅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就顛覆了經營、扭轉了下滑,取得了良好增長:

1、9-12月員工加了工資,而工資費用率卻同比下降了2.49%(前1-8月工資費用率是增長14.91%)。

2、雖然9-12月成本費用率同比上升了1.19%,相比前1-8月同比增加的10.79%而言,已經有了非常明顯的改善。

3、9-12月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0.02%,而1-8月只增長了2.67%。

4、最重要是利潤,9-12月同比增長13.20%,而1-8月可是下降了44.83%。

5、假設在2017年整年落地KSF,相比而言企業可以多創造129萬元的利潤,而利潤率淨增長9.15%。

資料是最好的證明,結果才是王道!

三:PPV量化加薪——適用於二線崗位、操作層員工

PPV讓員工自發工作

1、不再為員工如何加工資而操心,而是將加工資改變為增加價值點和產值項目。

2、員工做不好,不再是扣工資,而是扣產值。根據結果核算產值工資。

3、員工調崗、增減工作專案,不再是工資只能加不能減、不關注結果效果,而是根據工作拼盤與定價設計,以結果來核算員工的勞動報酬。

案例:

這是我們之前為連鎖美容企業一名前臺文員設計了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

1、前臺工作項:1500元(每天約3小時)

2、公司考勤工作項:200元(平均每天1小時,每月3日前出考勤表,無差錯無延遲)

3、網路客服項:400元(每天2小時,明確工作要求與標準-好評率、點擊率)

4、公司積分運行項:300元(每天0.5小時,錄入分值、排名登記、快樂大會等)

5、網路產品銷售:按提成機制執行

6、公司辦公水電費:與去年同期對比,節約部分的10%(上線不得超過300元/月)

接著,這位前臺文員開始每天都忙起來了,下班時間也在工作。每月收入由過去固定的2000元漲到平均5000多元。6個月後,她被公司調到網路部擔任業務小主管,現在月薪已經過萬了。公司不僅保住了一名前臺文員,更將她培養成骨幹人才。

好的機制,就是在挖掘員工的才幹,釋放他的潛能,絕不浪費人才。世界上沒有無用之人,只是有人無用武之地。

對此,您有更好的建議和看法? 歡迎評論、交流(請留下你的足跡)

運營人員|盧老師

【分享是一種美德,特此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及啟發】記得收藏並關注本頭條號!學習更多企業組織管理、激勵機制知識!

將以考核評估為導向,轉向以價值管理為導向。

基於以上,想讓讓員工拼命幹,為自己而幹?必須懂最具激勵的薪酬模式——全績效三大模式一、精神激勵,獎勵積分,及時認可,即時激勵。

積分式是薪酬績效激勵的延伸和補充,能以極低的成本,激勵員工,讓員工不僅明確工作的方向,還會主動承擔更多的責任,不再為錢斤斤計較。舉個例子:當員工遲到了,不扣錢,扣分。做了好人好事,不獎錢,獎券。

很多時候,90後員工最在乎的不一定是錢,而是你對他的尊重與認可。

馬雲說過:我們給結果獎勵,給努力掌聲。所以,員工努力的過程,即時沒有結果,也應該有積分。

肯定員工付出一切,這是對90後的尊重,也是凝聚人心的機會。

積分的核心價值:

用分值量化員工的變現,清晰記錄與展現員工的貢獻

不直接獎錢,卻比錢更有意義,比傳統評分方式更客觀具體

員工普遍認同,不反感,容易落地

將欣賞、快樂、激勵、福利融為一體,創造屬於員工的快樂文化,讓員工關係更加融洽

二:KSF薪酬全績效模式,企業員工共贏的加薪方式。

KSF思維:

加薪思維:給員工一份加薪計畫,給企業一套改善業績的方案。

平行線思維:員工利益與企業效益高度粘合、實現目標一致利益趨同。

KSF薪酬全績效模式強調兩點:

直接面對員工的新酬,而且與大部分薪酬相關,因此從員工的角度來看,必須快速執行到位,提高自己的收入。

直接面對與經營成果,通過產值化與價值化,大力促進經營成果的改善,而且只有經營成果得到改善,員工才能獲得更多更高收入。

正是由於KSF薪酬全績效模式抓住這兩個要點,無論是企業主還是員工,都期待業績優化、收入提高,而且是快效實現。

★《績效核能》KSF、PPV、積分式薪酬全績效模式(贈送視頻課程) ¥46 購買

1、朋友圈績效乾貨知識分享 ;

2、KSF和合夥人學習視頻;

3、線上輔導1小時。

4、免費解答績效困惑。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KSF快速、直接有效!

這家企業自2017年9月份開始落地推行KSF薪酬全績效模式,僅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就顛覆了經營、扭轉了下滑,取得了良好增長:

1、9-12月員工加了工資,而工資費用率卻同比下降了2.49%(前1-8月工資費用率是增長14.91%)。

2、雖然9-12月成本費用率同比上升了1.19%,相比前1-8月同比增加的10.79%而言,已經有了非常明顯的改善。

3、9-12月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0.02%,而1-8月只增長了2.67%。

4、最重要是利潤,9-12月同比增長13.20%,而1-8月可是下降了44.83%。

5、假設在2017年整年落地KSF,相比而言企業可以多創造129萬元的利潤,而利潤率淨增長9.15%。

資料是最好的證明,結果才是王道!

三:PPV量化加薪——適用於二線崗位、操作層員工

PPV讓員工自發工作

1、不再為員工如何加工資而操心,而是將加工資改變為增加價值點和產值項目。

2、員工做不好,不再是扣工資,而是扣產值。根據結果核算產值工資。

3、員工調崗、增減工作專案,不再是工資只能加不能減、不關注結果效果,而是根據工作拼盤與定價設計,以結果來核算員工的勞動報酬。

案例:

這是我們之前為連鎖美容企業一名前臺文員設計了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

1、前臺工作項:1500元(每天約3小時)

2、公司考勤工作項:200元(平均每天1小時,每月3日前出考勤表,無差錯無延遲)

3、網路客服項:400元(每天2小時,明確工作要求與標準-好評率、點擊率)

4、公司積分運行項:300元(每天0.5小時,錄入分值、排名登記、快樂大會等)

5、網路產品銷售:按提成機制執行

6、公司辦公水電費:與去年同期對比,節約部分的10%(上線不得超過300元/月)

接著,這位前臺文員開始每天都忙起來了,下班時間也在工作。每月收入由過去固定的2000元漲到平均5000多元。6個月後,她被公司調到網路部擔任業務小主管,現在月薪已經過萬了。公司不僅保住了一名前臺文員,更將她培養成骨幹人才。

好的機制,就是在挖掘員工的才幹,釋放他的潛能,絕不浪費人才。世界上沒有無用之人,只是有人無用武之地。

對此,您有更好的建議和看法? 歡迎評論、交流(請留下你的足跡)

運營人員|盧老師

【分享是一種美德,特此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及啟發】記得收藏並關注本頭條號!學習更多企業組織管理、激勵機制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