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不同生長期的花卉澆水技巧 收好了養花再也不用愁!

澆水是很多養花愛好者都比較糾結的問題,澆的少了花太幹,澆的多了又容易黃葉、爛根,可能還會導致全株死亡,其實,花卉在不同的生長時期所需要的水量也是不一樣的,

小編今天就給大家具體講講花卉在不同生長時期的澆水技巧。

生長期

在花卉生長期,要確定盆花是否需要澆水,首先應當瞭解這種花對土壤水分有什麼具體要求,再觀察一下培養土的幹濕情況再確定。例如仙人掌類與多肉植物,都屬於比較耐旱的植物,

如果不知道怎麼澆水,最好遵循“寧幹勿濕”的原則,寧願讓培養土幹些再澆水,也好過天天澆水導致爛根的結果。

1.耐濕花卉

要求“寧濕勿幹”,培養土表面一干就要澆水。

2.半耐旱花卉

掌握“幹透澆透”原則,觀察培養土情況,等到基本上要幹了或完全幹了就澆水。

3.中生花卉

保持“見幹見濕”,發現培養土有部分幹了才澆水,也就是保持“半幹半濕”。中生花卉的澆水次數應介於耐旱花卉與耐濕花卉之間。

另外,培養土的幹濕情況也受土的種類和季節氣候的影響,所以一般沙土類的澆水次數比黏土類和壤土類的要多;夏季的澆水次數要多,冬季最少。

休眠期

很多花卉會在冬季休眠,休眠期內對花卉的澆水次數應減少,甚至要停止澆水,

把整個花盆放到通風防雨的陰處即可,第二年再換盆種植。

2.如果是沒有自然休眠期的花卉,冬季溫度低,植株生長緩慢,水分蒸發也變少,所以也要減少澆水次數。

3.有一些不耐熱的花卉,如倒掛金鐘、君子蘭、天竺葵等,如果栽培在高溫的地區,

會因高溫而進入半休眠狀態,這種情況下,澆水次數也要減少。

澆花技巧

1.一天當中的澆水時間以上午早些和下午遲些最合適,但要注意儘量不要在傍晚澆水,晚上溫度較低且濕度較大,植株上水滴存留時間長容易引起病害的發生。

2.澆水時水的溫度要與土壤溫度或室內溫度相接近,冷水澆花會刺激根部,降低花卉根系的吸收能力或抑制根系生長,嚴重時會傷根甚至引起爛根。

所以如果自來水溫度太低,可以放置一兩天再使用,水中的氯氣也能得到揮發,不會對花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