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家門前丨太平角濱海步行道貫通!以後看海景更方便了

文/半島用戶端記者 肖玲玲 圖/半島用戶端記者 吳璟

“以前在海邊散步到太平角這塊就沒路可走了,只能穿過八大關繼續往前,現在這塊路終於也通了……”日前,市南區太平角濱海步行道全面完工貫通。

太平角步行道西起太平角一路,東至第三海水浴場,全長約1600米,“其貫通意味著從小青島到燕兒島公園這一前海12公里長海岸線完全打通。”市南區城建局調研員張俊表示。下一步,他們計畫再貫通三四公里濱海步行道,爭取早日實現市南轄區內濱海步行道的全線貫通。

12公里長海岸線全線貫通

4月28日上午9點半,58歲的市民杜希敏在市南區太平角濱海步行道的一處平臺上休息,“我經常在海邊的步行道上散步。”原來,她是一位游泳愛好者,而且還極愛冬泳,“就在第三海水浴場那游,每次遊完了我就在海邊走走。”不過,以往,這裡的路不通,她都是從八大關裡穿行而過。一直到4月初的一天,“突然發現這條路通了,

我就趕緊上來走了走。”新鋪的石板、木板,新設的木柵欄,還有新鮮的視野,讓杜希敏迅速地迷上了這裡,“真的特別漂亮。所以我今天特意約上我的同學來體驗一遭。”

杜希敏的同學應紅也是青島本地人,對海邊步行道並不陌生,但當天,是她第一次踏足於太平角濱海步行道,“我們是從中山公園那出發的,走上海邊步行道後往第三海水浴場那邊走。”應紅表示,之前這段路是斷開的,

“現在完整了,不管是跑步還是遛彎兒,都更方便,而且走在上面看海景特別美。”

4月初,西起太平角一路,東至第三海水浴場的太平角步行道貫通,全長約1600米。它的貫通實現了從小青島到燕兒島公園這一前海長12公里的海岸線全線打通,方便了市民和遊客的遊玩,也為青島增添了一處別致的美景。“我閑下來的時候就喜歡沿著海邊跑跑步。”摘下耳機,從小青島附近跑步過來的市民王毅說道,

他這是第一次在區太平角濱海步行道上跑步,“這裡景致特別美,呼吸裡都是海的味道,聽著好聽的音樂,慢跑或散步都非常愜意,我打算一直跑到三浴那邊。”

新城老城風貌海景盡收眼底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太平角步行道正好位於市南區濱海步行道的中心位置。

站在太平角濱海步行道上,向東可遙望五四廣場、奧帆中心、寫字樓及雕塑群,體會鱗次櫛比、高樓林立的時尚氣息;向西可遠眺八大關風景區,感受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老城魅力。從太平角回望整個青島城區,新城與老城風貌特色鮮明、對比強烈,是整個濱海旅遊步行道的點睛之筆。不光如此,杜希敏表示,因為當天有霧,所以很多美景還沒有顯露出來,“天氣好的時候,站在平臺上面向大海,很容易就能看到西海岸新區的景致,視野真是無敵好!”

“太平角步行道經過的區域屬於典型的基岩海岸,自然景觀資源及其豐富,周邊海水清澈見底。”據市南區城建局調研員張俊介紹,這裡的礁石、懸崖景觀在島城極具特點。而基岩海岸的特徵是岸線曲折且曲率大,岬角與海灣相間分佈。當遊客漫步至此,站在海邊岬角之上,眺望遠處的海浪洶湧而來,在腳下看到的則是伴隨轟鳴聲擊起的白色浪花……為了讓市民能欣賞到這樣美麗的自然景觀,並伴有更好的步行體驗,確保步行道沿自然海岸線伸展,他們通過對原有土路改造,利用石材、防腐木鋪裝地面,並沿著步行道內側設置圍護柵欄並栽植隔離綠化帶,突出自然風格,最大限度保護了現存的自然紅礁石以及原有自然風貌,在保持原生態基礎上散發出時尚氣息。“我退休後的這些年也去過世界各地很多地方旅遊過,但看來看去,還是咱青島的海最美!”杜希敏贊道。

計畫再貫通三四公里步行道

很多遊客評價“青島是一座鑲著金邊的城市”,沿著海邊,棧橋公園、海軍博物館、小青島公園、魯迅公園、第一海水浴場、八大關風景區、五四廣場、石老人海水浴場等主要旅遊景點串聯一線,形成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海濱風景畫廊。沿著濱海步行道,這些景觀盡可收於眼底。濱海步行道西起團島環路,東至石老人景區,全長40.6公里。2002年,在原有沿海道路的基礎上開始修建,到2004年基本貫通。濱海步行道沿線途經團島灣、青島灣、匯泉灣、太平灣、浮山灣、老龍灣和石老人旅遊度假景觀等七大景觀區,其中市南區段22.5公里,嶗山區段18.1公里。在2004年基本貫通以後,濱海步行道後續還進行了小範圍的打通。而太平角濱海步行道也屬於其中一段。

張俊表示,太平角濱海步行道的貫通,為市民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公共活動空間,休閒、健身、慢跑、觀光等多功能時尚活動融為一體,“下一步,他們計畫再貫通三四公里濱海步行道。”並爭取早日實現市南轄區內濱海步行道的全線貫通。

“天氣好的時候,站在平臺上面向大海,很容易就能看到西海岸新區的景致,視野真是無敵好!”

“太平角步行道經過的區域屬於典型的基岩海岸,自然景觀資源及其豐富,周邊海水清澈見底。”據市南區城建局調研員張俊介紹,這裡的礁石、懸崖景觀在島城極具特點。而基岩海岸的特徵是岸線曲折且曲率大,岬角與海灣相間分佈。當遊客漫步至此,站在海邊岬角之上,眺望遠處的海浪洶湧而來,在腳下看到的則是伴隨轟鳴聲擊起的白色浪花……為了讓市民能欣賞到這樣美麗的自然景觀,並伴有更好的步行體驗,確保步行道沿自然海岸線伸展,他們通過對原有土路改造,利用石材、防腐木鋪裝地面,並沿著步行道內側設置圍護柵欄並栽植隔離綠化帶,突出自然風格,最大限度保護了現存的自然紅礁石以及原有自然風貌,在保持原生態基礎上散發出時尚氣息。“我退休後的這些年也去過世界各地很多地方旅遊過,但看來看去,還是咱青島的海最美!”杜希敏贊道。

計畫再貫通三四公里步行道

很多遊客評價“青島是一座鑲著金邊的城市”,沿著海邊,棧橋公園、海軍博物館、小青島公園、魯迅公園、第一海水浴場、八大關風景區、五四廣場、石老人海水浴場等主要旅遊景點串聯一線,形成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海濱風景畫廊。沿著濱海步行道,這些景觀盡可收於眼底。濱海步行道西起團島環路,東至石老人景區,全長40.6公里。2002年,在原有沿海道路的基礎上開始修建,到2004年基本貫通。濱海步行道沿線途經團島灣、青島灣、匯泉灣、太平灣、浮山灣、老龍灣和石老人旅遊度假景觀等七大景觀區,其中市南區段22.5公里,嶗山區段18.1公里。在2004年基本貫通以後,濱海步行道後續還進行了小範圍的打通。而太平角濱海步行道也屬於其中一段。

張俊表示,太平角濱海步行道的貫通,為市民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公共活動空間,休閒、健身、慢跑、觀光等多功能時尚活動融為一體,“下一步,他們計畫再貫通三四公里濱海步行道。”並爭取早日實現市南轄區內濱海步行道的全線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