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市民收藏連環畫 講述嘉靖年間福清人民抗倭事蹟

本報訊 “我收藏了一本描述福清吉兆島殲滅海匪故事的連環畫。”3月13日,市民余先生興奮地與記者分享他的收藏品(如下圖)。

記者看到,該本名為《智殲海匪》的連環畫,封面彩色,書內頁是黑白色畫面。該書的原作者是林正讓,改編是黃兆榮,繪畫是呂連生,封面設計龔萬山。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福建省新華書店發行、三明市印刷廠印刷,64開本,1978年11月第1次印刷,印數50萬本,定價0.10元。連環畫講述的故事摘要:在解放初期,我省東海前線的福清海面上,

翻身漁民林天柱、虎娃和方大伯受鄉親委託,駕著一艘滿載鮮魚的帆船,從吉兆島出發,駛往省城支援國家建設。途中,他們遭遇匪徒襲劫。在被劫持的途中,3個漁民與敵人展開了巧妙、機智和曲折的鬥爭,終於消滅匪徒,勝利向省城方向破浪前進。

“很多年以前,我在淘寶網上就見過這本連環畫,但不知道其內容取材福清。”余先生告訴記者,前一段時間,他從孔夫子舊書網上通過競拍得到了此書,

翻閱時才知道書裡所講述的內容是福清題材。余先生平常對文革期間出版的連環畫比較留意上心。他說:“我從小就十分喜歡看連環畫,上世紀改革開放之前,可閱讀的讀物十分有限,因此連環畫是人們接觸知識、瞭解知識的最好途徑,每家每戶幾乎都有一兩本連環畫。我看過數千本連環畫,只有這一本是以福清為題材的連環畫,有很大可能性是唯一的。

余先生告訴記者,2014年由海口鎮政府和市老科技工作者協會聯合編著的連環畫《雙城記——海口軍民抗擊倭寇故事》,講述了嘉靖年間海口鎮人民抗倭事蹟。由地方政府新出版的連環畫,與上世紀主流出版機構出版的連環畫相比,無論是年份還是作者名氣,收藏價值差距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