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資管新規落地,銀行理財不保本,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今天是節前最後一個工作日,然而讓我們熱議的話題不是假期去哪玩,

而是剛剛落地的資管新規。

是什麼讓我們無暇顧及放假的喜悅!

當然是因為他關係到我們每個人的錢包!

4月27日,百萬億規模的資管行業終於迎來大資管監管規定的正式實施。在經歷了5個多月的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並接受來自市場近2000條修改意見後,央行、證監會等4部委聯合發佈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新規明確了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

打破剛性兌付。

資管市場的規模已經達到100萬億,對於投資者、資產管理公司來說,資管新規的出臺牽動著每一個人的經濟脈搏。

為了防止資管新規對於市場的衝擊,所以會逐漸進行過度,預計在2019年底實現完全落地,並且會對未來10-20年的資管市場調整新的方向。

關於新規的各種解讀,錢小姐就不在此贅述。網路上鋪天蓋地的解讀,作為普通工薪階層的你我,最關心的是到底對我們有什麼影響?直接劃重點!

1.打破剛兌,保本理財沒有了!

新規原文摘要:

金融機構應當加強投資者教育,不斷提高投資者的金融知識水準和風險意識,向投資者傳遞“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理念,打破剛性兌付。

經金融管理部門認定,

存在以下行為的視為剛性兌付:

(一)資產管理產品的發行人或者管理人違反真實公允確定淨值原則,對產品進行保本保收益。

(二)採取滾動發行等方式,使得資產管理產品的本金、收益、風險在不同投資者之間發生轉移,實現產品保本保收益。

(三)資產管理產品不能如期兌付或者兌付困難時,發行或者管理該產品的金融機構自行籌集資金償付或者委託其他機構代為償付。

(四)金融管理部門認定的其他情形。

對我們的影響:

不保本!不保本!不保本!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打破“剛兌”是資管新規傳遞出的最強烈監管聲音。在銀行資管行業過去十年的高速發展中,不管是保本理財還是非保本理財,絕大多數情況下銀行均實現了剛性兌付。

隨著資管新規的到來,監管對銀行表外理財的核心定義即為“非保本”,我們一直以來對於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一定保本的觀念將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投資者也必須改變以往“低頭閉眼”買理財的方式,而是“抬頭睜眼”認真閱讀產品說明書,辨析風險,選擇適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產品。

2.投資門檻提高,資金來源受限

新規原文摘要:

資產管理產品的投資者分為不特定社會公眾和合格投資者兩大類。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于單只資產管理產品不低於一定金額且符合下列條件的自然人和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家庭金融淨資產不低於300萬元,家庭金融資產不低於500萬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於40萬元。

(二)最近1年末淨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合格投資者投資于單只固定收益類產品的金額不低於30萬元,投資于單只混合類產品的金額不低於40萬元,投資于單只權益類產品、單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

投資者不得使用貸款、發行債券等籌集的非自有資金投資資產管理產品。

對我們的影響:

你可能買不了了!

合格投資者的相關標準,明確劃定了投資者群體和資金來源,投資的准入門檻大幅度提高。這也就意味著不符合相應標準的人群是不能進行相關投資的。

當然,你可以買不特定社會公眾相關的資產管理產品。

3.過渡期延長一年半至2020年底

新規原文摘要:

按照“新老劃斷”原則設置過渡期,確保平穩過渡。過渡期為本意見發佈之日起至2020年底,對提前完成整改的機構,給予適當監管激勵。

對我們的影響:

正式稿中最大的變化在於“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到2020年底”(意見稿原設定的過渡期至2019年6月底,市場前期預期是適度延長至2019年年底),表明監管層力確保市場平穩,給予金融機構充足的調整和轉型時間,這個對A股市場無疑形成短期利好,有助於權益類市場的企穩。

但是以我在股票遭遇的慘痛教訓還是提醒各位,股市不是一般人的遊戲,請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相當專業知識是否匹配。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4.短期理財壽終正寢

新規原文摘要:

為降低期限錯配風險,金融機構應當強化資產管理產品久期管理,封閉式資產管理產品期限不得低於90天。資產管理產品直接或者間接投資於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終止日不得晚於封閉式資產管理產品的到期日或者開放式資產管理產品的最近一次開放日。

對我們影響:

正常講,期限越長,收益越高。可是,3 個月以下的短期非保本理財產品非常非常火,像 34 天、40 天、62 天、74 天、82 天的產品,收益率在 4% 左右,最高可達 5% 以上。

反觀長期的產品,收益率也沒高出多少,買了就不能贖回,上面說的短期產品更受市場青睞。

新規實行以後,對流動性要求高的小夥伴們,可以轉向貨幣基金。實在不行,就老老實實的活期存款吧。

5.“淨值型理財”代替“預期收益型”, 理財收益有望提高

新規原文摘要:

金融機構對資產管理產品應當實行淨值化管理,淨值生成應當符合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及時反映基礎金融資產的收益和風險,由託管機構進行核算並定期提供報告,由外部審計機構進行審計確認,被審計金融機構應當披露審計結果並同時報送金融管理部門。

對我們的影響:

未來隨著銀行理財淨值化管理之後,淨值型理財或許將成為理財市場不容小覷的一種產品。

現在銀行理財產品大多是預期收益率型的,就是說好投資期限和收益率,不管保本還是非保本,到期基本都是連本帶收益一起兌付。這種做法的邏輯是,銀行用一個固定利息問你借錢,具體幹什麼,你別管,反正到期我給你本金和利息,賺得多了我留著,虧了我貼給你(這就是所謂的剛性兌付)。

淨值型產品就不一樣了。就像買基金,每天估值,今天1.1,明天就有可能0.9,賺多了是你的,少了也虧你的,沒人再補貼你了。

同傳統保本理財相比,淨值型理財預期收益率的波動性更高,投資者需要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

總之就是,你不要再指望保本理財了(奶奶型理財思維要改一改了),其次,你的錢投到了哪裡要一目了然,別再想閉著眼睛買理財,還有就是短期理財將會越來越少,投資的門檻也會越來越高。

但面對新規對我們的影響其實也不用太緊張,錢小姐幫大家整理了4 個要避免的雷區。

可以在以下幾個地方搜索查詢:

1.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協會

2. 銀行、信託、公募等公司官網

3. 中國信託登記中心

4. 中國理財網

查詢管理人的資質

運用企業查詢相關平臺,輸入管理人公司,確認三點內容:

1. 公司是否存續

2. 查看股東結構

3. 看公司有沒有負債

看清楚產品的底層資產

不要碰底層資產不明產品、小心底層資產過於集中或明顯泡沫化產品。

確認風控措施

金融的核心是風控,我們理財的本質也同樣,本金永遠大於收益,不要一味的追求收益率忽略了本金的風險。

1. 查看抵押率,看有無抵押

2.有無質押,查看質押率

3.查看擔保實力

4.查看有無止損線,止損線是多少

市場永遠是變化的,而唯有我們自己主動去不斷吸收學習理財知識,才能在這個變化的世界裡,抵抗風險,讓資產增值。

(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家庭金融淨資產不低於300萬元,家庭金融資產不低於500萬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於40萬元。

(二)最近1年末淨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

(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合格投資者投資于單只固定收益類產品的金額不低於30萬元,投資于單只混合類產品的金額不低於40萬元,投資于單只權益類產品、單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

投資者不得使用貸款、發行債券等籌集的非自有資金投資資產管理產品。

對我們的影響:

你可能買不了了!

合格投資者的相關標準,明確劃定了投資者群體和資金來源,投資的准入門檻大幅度提高。這也就意味著不符合相應標準的人群是不能進行相關投資的。

當然,你可以買不特定社會公眾相關的資產管理產品。

3.過渡期延長一年半至2020年底

新規原文摘要:

按照“新老劃斷”原則設置過渡期,確保平穩過渡。過渡期為本意見發佈之日起至2020年底,對提前完成整改的機構,給予適當監管激勵。

對我們的影響:

正式稿中最大的變化在於“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到2020年底”(意見稿原設定的過渡期至2019年6月底,市場前期預期是適度延長至2019年年底),表明監管層力確保市場平穩,給予金融機構充足的調整和轉型時間,這個對A股市場無疑形成短期利好,有助於權益類市場的企穩。

但是以我在股票遭遇的慘痛教訓還是提醒各位,股市不是一般人的遊戲,請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相當專業知識是否匹配。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4.短期理財壽終正寢

新規原文摘要:

為降低期限錯配風險,金融機構應當強化資產管理產品久期管理,封閉式資產管理產品期限不得低於90天。資產管理產品直接或者間接投資於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終止日不得晚於封閉式資產管理產品的到期日或者開放式資產管理產品的最近一次開放日。

對我們影響:

正常講,期限越長,收益越高。可是,3 個月以下的短期非保本理財產品非常非常火,像 34 天、40 天、62 天、74 天、82 天的產品,收益率在 4% 左右,最高可達 5% 以上。

反觀長期的產品,收益率也沒高出多少,買了就不能贖回,上面說的短期產品更受市場青睞。

新規實行以後,對流動性要求高的小夥伴們,可以轉向貨幣基金。實在不行,就老老實實的活期存款吧。

5.“淨值型理財”代替“預期收益型”, 理財收益有望提高

新規原文摘要:

金融機構對資產管理產品應當實行淨值化管理,淨值生成應當符合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及時反映基礎金融資產的收益和風險,由託管機構進行核算並定期提供報告,由外部審計機構進行審計確認,被審計金融機構應當披露審計結果並同時報送金融管理部門。

對我們的影響:

未來隨著銀行理財淨值化管理之後,淨值型理財或許將成為理財市場不容小覷的一種產品。

現在銀行理財產品大多是預期收益率型的,就是說好投資期限和收益率,不管保本還是非保本,到期基本都是連本帶收益一起兌付。這種做法的邏輯是,銀行用一個固定利息問你借錢,具體幹什麼,你別管,反正到期我給你本金和利息,賺得多了我留著,虧了我貼給你(這就是所謂的剛性兌付)。

淨值型產品就不一樣了。就像買基金,每天估值,今天1.1,明天就有可能0.9,賺多了是你的,少了也虧你的,沒人再補貼你了。

同傳統保本理財相比,淨值型理財預期收益率的波動性更高,投資者需要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

總之就是,你不要再指望保本理財了(奶奶型理財思維要改一改了),其次,你的錢投到了哪裡要一目了然,別再想閉著眼睛買理財,還有就是短期理財將會越來越少,投資的門檻也會越來越高。

但面對新規對我們的影響其實也不用太緊張,錢小姐幫大家整理了4 個要避免的雷區。

可以在以下幾個地方搜索查詢:

1.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協會

2. 銀行、信託、公募等公司官網

3. 中國信託登記中心

4. 中國理財網

查詢管理人的資質

運用企業查詢相關平臺,輸入管理人公司,確認三點內容:

1. 公司是否存續

2. 查看股東結構

3. 看公司有沒有負債

看清楚產品的底層資產

不要碰底層資產不明產品、小心底層資產過於集中或明顯泡沫化產品。

確認風控措施

金融的核心是風控,我們理財的本質也同樣,本金永遠大於收益,不要一味的追求收益率忽略了本金的風險。

1. 查看抵押率,看有無抵押

2.有無質押,查看質押率

3.查看擔保實力

4.查看有無止損線,止損線是多少

市場永遠是變化的,而唯有我們自己主動去不斷吸收學習理財知識,才能在這個變化的世界裡,抵抗風險,讓資產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