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祥阪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6月底完成

前晚,首批汙水處理設備起吊安裝。

福州新聞網4月26日訊 隨著第一批汙水處理設備前晚運抵現場,

祥阪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施工逐步轉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整個項目預計6月30日完工投產,出水水質排放標準將由一級B類提高到一級A類。

提標改造巧施工

汙水處理不停產

雖然祥阪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去年底就動工了,但汙水處理並沒有停產,這是如何做到的?

專案業主單位福建海峽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經理張輝告訴記者,

祥阪汙水處理廠1995年建成投產,是主城區第一座汙水處理廠,原設計日汙水處理量8萬噸,通過兩組系統同時處理污水。

由於地處主城區繁華路段,提標改造施工期間,為了保證服務範圍內污水的有效處理,其中一組系統暫停生產,通過廠外泵站調度經污水管網輸送到洋裡汙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另一組仍然處於運轉狀態,日處理污水量保持在4.5萬噸。

張輝表示,

此次提標改造專案土建施工包括新建4座單體建築及對原生物反應池進行改造。

目前,整體土建施工已經完成70%。其中,預處理多聯體是最早完成土建主體施工的單體建築,前晚運抵現場的轉鼓細格柵、螺旋輸送機等是第一批安裝的汙水處理設備。

污水穿“孔”淨化

預處理多聯體由多個不同的建築空間組成,分別安裝不同功能的污水預處理設備,相當於汙水處理廠的“入戶”篩檢程式。

“經過預處理多聯體時,紙張等污水裡的懸浮垃圾將被阻擋,污水則進入下一步生物處理環節。”張輝說。

完成提標改造施工的祥阪汙水處理廠,將借助超濾膜技術這一新工藝處理污水。

“超濾膜表面孔徑不超過0.1微米,污水裡的大量污染物經過分離被截留下來,只有水及小分子物質能通過。”張輝告訴記者,這種汙水處理工藝有效提升了出水水質的排放標準。

提標改造完成後,祥阪汙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量將提升到9萬噸。污水經過處理後產生排放標準達到一級A類的中水(又稱再生水,是指廢水或雨水經適當處理後,達到一定的水質指標,滿足某種使用要求,可以進行有益使用的水),可迴圈利用回補內河,提升內河的水質。

據瞭解,今年全市有14座汙水處理廠進行提標改造施工,其中主城區有3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