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珠海楊匏安紀念學校:宣講先烈事蹟 觸動學生心靈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彭啟有

兩年來,珠海市香洲區楊匏安紀念學校圍繞創建文明校園,

以德育工作為首位,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黨建工作為動力,團結全體師生同心協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珠海市香洲區楊匏安紀念學校創建於1953年,原名北山小學,2003年改名為楊匏安紀念學校。楊匏安是華南地區馬克思主義傳播先驅、中國共產黨早期理論家,珠海市香洲區南屏鎮北山村人。

環境養人,打造生態校園。2013年初,學校對原有校園進行微改造,

將舊操場開發為“種植樂園”,開闢出班級種植地、科學實驗種植地和教師種植地共20多塊,並從山上引來水源,鋪設水管,引水到“田”。新教學樓完成了以“田園”為主題的樓層文化建設,讓每一處景觀充滿田園氣息。

立德樹人,打造文明校園。學校挖掘革命烈士楊匏安精神的深刻內涵,利用紅色文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各中隊通過召開主題班隊會,

講述紅色革命的歷史背景和事件,讓學生內心受到觸動。

學校大隊部開展各種主題活動,使各項教育的形式具體化、多樣化。每學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們走出校園,以自然和社會作為課堂,親近自然,接觸社會,開闊視野,探索人文,增強動手能力、集體意識和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定期邀請法制副校長到校舉行法制講座,開展消防安全演練、防地震演練,增強學生的安全知識。

學校圍繞課程改革,探索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提升學校辦學品質。近年來,學校全面推進課堂變革,突顯“課程、課題、課堂”三大特色。課程建設從“合作探究、博學善思、多才多藝”三個維度確定課程目標,課程形態分為“體驗類課程”“研究類課程”和“興趣類課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提升學生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課題研究構建基於學校、基於課堂、基於學生、基於問題的教科研導向機制,

以課題為依託,扎實開展教育行動研究。課堂改革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以課堂為主陣地,加強課堂改革。

學校特別重視在體育、綜合實踐、英語課程上創出特色,為每一個孩子的未來抹上亮麗的底色。每學年舉行“五節”——科技節、教學節、體育節、英語節、豐收節,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學科素養,也讓教師在活動中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