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廣州首個地質公園博物館4月26日在增城對外開放

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報導:今天(4月26日),廣州增城地質公園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遊客可免費參觀。該館是廣州第一個、目前唯一一個地質公園博物館,展出1072件天然的地質標本,

其中有4件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該館為廣州增添了一處極為重要的地質科普基地。

未來可申報世界級地質公園

12年前,廣州市地質調查院組織6位元地質工程師,對廣州市全境進行全國首開先河的地質遺跡調查研究。2007年,地質工程師發現增城北部有國內外罕見的具有重大科學價值的地質遺跡。

2010年,該院向上級建議申報國家級地質公園以利保護。2013年6月,廣東省國土資源廳正式批准“廣州增城省級地質公園”。據悉,該地質公園將在近期舉行開園揭碑儀式。廣州增城省級地質公園位於祖國南疆粵中,屬廣州市增城區最北部的派潭鎮管轄;面積200平方公里,東鄰龍門,西連從化,北與南昆山自然保護區相接。“地質遺跡的稀有性是申報地質公園級別先決的基本條件。
”著名地質學家、博物學家、地質學教授劉金山告訴記者,廣州增城省級地質公園不僅有國內稀有的地質遺跡,還有世界稀有的地質遺跡,將來可申報國家級、世界級地質公園。按照計畫,該地質公園近期將申報國家級地質公園;五年後再申報世界級地質公園;爭取十年內進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地質公園擁有十大自然奇跡

廣州增城省級地質公園自然歷史古老,可追溯到18億年前的中元古代。在園區南部玉枕佳桐一帶發現的古老的片麻岩,代表了中國南方最古老的地質歷史記錄。從中元古代長城紀到早古生代志留紀的地槽階段,繼而從晚古生代泥盆紀至中生代三疊紀的地台階段,

再從晚三疊世末至新生代的地窪階段,非常完美而經典地記錄了地球槽、台、窪三步曲的演變。劉金山教授指出:“這在全球是非常罕見的。”

由於該園區的地質歷史悠久,在漫長的地質作用下,園區形成了十大自然奇跡,包括:有無比珍稀的18億年前古老的陸殼;有完美的地殼演化“三步曲”;有齊全的三大岩類;有全國罕見的地層“四代同堂”;有七個幕次的燕山造山運動記錄,

成為全球之最;有全球年齡最古老的侏羅紀火山頸,該園區大尖山、石人嶺保留的火山頸距今有1.7億年;有全球罕見的龍鱗石;有十多種金屬疊加成礦,是代表環太平洋成礦帶、中國特色多金屬疊加成礦理論的典範;有木本植物2500多種,相當於整個歐洲的植物種類;有落差428米的白水寨瀑布,為中國之最。此外,該園區的人類歷史也久遠。離園區北17公里的獅象岩舊石器遺址的發現,證明這裡在1萬年前就已經有古人類居住。古人類繁衍生息,創造了最早的南越土著文明。石灘金蘭寺貝丘古人類遺址出土的石器、骨器、陶器,經碳14測定其時間是距今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期。

展出千余件天然地質標本

率先對外開放的廣州增城地質公園博物館位於白水寨景區。記者提前探營看到,該館面積有1000多平方米,展示的內容十分豐富,包括:地質公園概況,地質公園分區及其主要地質遺跡景觀,公園所在區域地殼演化及人類對地球、宇宙的探索,地質公園的地質歷史及生命演化,地質公園的十大自然奇觀及其成因等。

該館展品共有1072件,均來自於金山地質博物館。據介紹,所有展品均為天然的地質標本,特別是化石標本均為實體古生物化石,其中有4件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分別為:山西獸1架、兩栖犀1架、三趾馬2架,均為100%的非常完整的實體古動物骨架化石;屬國家二級保護的有14件;屬國家三級保護的有53件。專家認為,從藏品重要價值程度來說,廣州增城地質公園博物館可稱得上全省地質公園博物館之最。

證明這裡在1萬年前就已經有古人類居住。古人類繁衍生息,創造了最早的南越土著文明。石灘金蘭寺貝丘古人類遺址出土的石器、骨器、陶器,經碳14測定其時間是距今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期。

展出千余件天然地質標本

率先對外開放的廣州增城地質公園博物館位於白水寨景區。記者提前探營看到,該館面積有1000多平方米,展示的內容十分豐富,包括:地質公園概況,地質公園分區及其主要地質遺跡景觀,公園所在區域地殼演化及人類對地球、宇宙的探索,地質公園的地質歷史及生命演化,地質公園的十大自然奇觀及其成因等。

該館展品共有1072件,均來自於金山地質博物館。據介紹,所有展品均為天然的地質標本,特別是化石標本均為實體古生物化石,其中有4件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分別為:山西獸1架、兩栖犀1架、三趾馬2架,均為100%的非常完整的實體古動物骨架化石;屬國家二級保護的有14件;屬國家三級保護的有53件。專家認為,從藏品重要價值程度來說,廣州增城地質公園博物館可稱得上全省地質公園博物館之最。